“當頭炮,馬來照。”從小就知道這樣的象棋熟語。小學的時候,班裏舉行象棋比賽,還一舉奪魁,而在家裏,父親從讓我車馬炮到一字不讓,更是承載着我們父子間情感交流的樞紐,象棋,我想,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有着自己的感情。

象棋文化

前兩天看新聞,看到有兩個大爺在暴雨中依舊守在一局殘局面前,不分勝負,絕不移開,頗有一番江湖俠客在雨中對峙的味道。想想樓下超市附近,每天都有大爺們分坐兩側,楚河漢界上殺的難解難分,周圍圍着一圈圈觀看的看客,有些比下棋的大爺還要激動,這,其實也是我們的傳統的市井文化的體現。

而在九平十豎的的象棋棋盤之中,其實也包含着我們中華文化的“道”,什麼是道,形而上者謂之道。什麼是形而上者?那便是精神上的東西,是仁、義 、智、禮、信、忠、勇。我以爲,這些便是中華文化的基石。

象棋中的仁,是勝負的判定,不是將對方殺光殆盡,而是隻要困住敵軍將帥,將其“將死”便能獲得勝利。

象棋中的義,是七種棋子各司其職,恪守自己的本分,守着自己的底線和規則,即便是死,也不改變,這是他們的“義”。

象棋中的禮,在九宮格中,九宮格也就是中軍帳,也就是中樞大本營,將與帥,還有他們的親衛,都守在這九宮格中,不論外面的戰況如何,守住中軍大帳,是他們的禮節所在。

象棋中的智,是各種組合,各種套路。馬後炮,車炮抽殺,連環馬,二鬼拍門,咽喉兵,大刀剜心。層出不窮的戰術,無窮無盡的纏鬥,這便是象棋的“智”。

象棋中的信,是下棋的雙方本着公平競爭的信念,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真丈夫。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靠的就是下棋的雙方,本着君子之風的態度來守護,靠的便是信任。

象棋中的忠,是很少有人去問的一個問題,那便是所有的棋子在戰鬥結束之前,都會竭盡全力的維護本方的利益,而不是像網絡上的段子那樣,明明走不過對方,然後用對方的士喫了對方的將,還非要說是高端臥底。中華文化中,講究忠君愛國,是不屑於這些的。

象棋中的勇,是一往無前,絕不後退半步的兵和卒,背後便是家國,我怎弄後退半步,前進,前進,向前進,爲了心中的道,爲了國家,勇往直前!

小小的棋盤,縱橫之間,所蘊含的,是千年的中華文化之道,是仁和義,是禮和智,是信是忠是勇,是我們的文化基石。(編輯:南京象棋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