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送5條胖頭5條白鰱,都要7、8斤沉的!”這邊的電話還沒講完,又有電話打進來……“知道我的客人爲什麼這麼多嗎?因爲我有一個讓遊客流連忘返的絕招!”談起“龍家院”,經營者李增龍竟還賣起了關子。

東京城:“龍家院”,依山傍水聚財來

“湖北經營所”是東京城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一處沿湖林場所,從小在這裏長大的李增龍見證了林場的滄桑變化。“林區採伐時期這裏是木材水運場,大家夥兒都在場子上班,雖然依山傍水景色美,卻是個無人問津的小地方。”李增龍說。湖北經營所原名“北湖頭”,地處鏡泊湖北灣,有水有山有島,但那個時期的人還是依靠上班和搞養殖來維持生活,根本沒有“賣風景”的概念。

東京城:“龍家院”,依山傍水聚財來

李增龍是經營所防火瞭望員,妻子沒有工作。爲了過上好日子,97年前後他和妻子建豬舍,在院子裏搞起生豬養殖。“瞧,山腳下那棟客房以前是養豬場,還有現在這個大院,之前在這裏養過300多隻貉子。咱們這沒有土地,發展自營經濟只能選在院子內。”李增龍說,養貉子一直養到了2007年,後來因爲市場行情不好,不幹了。有一次場子裏有見識的人說這麼大個院子不搞農家樂白瞎了。“這破院子還能幹農家樂?一開始我尋思是瞎扯呢!”李增龍想起當時的情形拍着大腿說,經過激烈的思想碰撞後,這山腳下的破院子搖身一變成了李增龍一家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東京城:“龍家院”,依山傍水聚財來

隨着鏡泊湖景區旅遊資源的不斷挖掘,旅遊項目的逐年投入開發,鏡泊湖國家森林公園、湖北林業療養院和免費對外開放的陽光浴場……湖北經營所的對外知名度大大提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觀光遊玩。生態旅遊拉動了北湖頭農家院、飯店等產業的發展,從“五一”到“十 一”是生態休閒旅遊黃金時期,每到週末,李增龍的電話就響個不停,不少老顧客打電話提前預訂農家飯。“遇上節假日,我家基本上天天客滿。不提前幾天預訂的話,到當天根本安排不出來,我得提前備好新鮮的瓜果和湖魚招待顧客。”李增龍說,這幾年生意一年比一年好,越來越多的城裏人都選擇夏天來這裏避暑度假,當年“押寶求財”,現在看確實押對了!

東京城:“龍家院”,依山傍水聚財來

“現在我讓你來見識下,讓遊客流連忘返的絕招吧!”李增龍邊走邊說。掀開鍋蓋,第一個就是大湖水燉大湖魚,鏡泊湖盛產‘三花五羅’,冷水野生,口感獨一無二,讓顧客回味無窮;第二個就是天然綠色山野菜,刺老芽、山芹菜、蕨菜等等純綠色無污染的大山裏的珍品,質地新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喫的放心;第三個就是神奇空調房,這也是最讓人們欲罷不能的“誘惑”。“山根下這排客房,可能因爲山體氣流影響,就算外面伏天35度,客房裏就像開了空調一樣,晚上都得蓋被子。”李增龍說,喫全魚宴、品山野菜、住小木屋,有喫有住有玩這纔是能留住人的關鍵所在。爲了符合更多遊客的消費水平,李增龍還制定了每人每天168、 188、 208的三項收費標準,燉胖頭、燉白鰱、清蒸鰲花、炸紅尾、醬燜鯽魚、嘎牙子湯、鯰魚、黑魚八道魚,小笨雞燉蘑菇,清炒山野菜等等每一樣菜都保質保量不含糊。因爲李增龍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得到好口碑,才能保住金招牌。

東京城:“龍家院”,依山傍水聚財來

樸實厚重的李增龍,做起生意來可是很精明的。無論來“龍家院”的遊客是新面孔還是老熟悉,他都會增幾道菜,陪着喝口酒,最後還打個折。從2007年到2018年,經過這10多年的精打細算,他家的生意異常火爆,每年接待上千人次遊客,每年的純收入都在10多萬元以上。如今的“龍家院”已經脫變成了湖北經營所及周邊地區小有名氣的農家院,帶動着周邊的職工羣衆一起搞起了旅遊。許多湖北經營所的居民都和李增龍一樣,將致富盯在了旅遊業上,沿着公路往湖邊走,道路兩旁映入眼簾最多的就是“住宿”和“湖魚”,特色濃郁的農家樂招牌鱗次櫛比,農家樂開了一家又一家,從開始只有李增龍自己一家發展到現在有13家農家院,而湖北經營所也成爲了遠近有名的避暑消夏、休閒旅遊地。

傍晚,廣袤林海連綿起伏,晚霞當空,分外迷人。曾經的荒土地,正孕育着林區羣衆致富的火紅希望。

來源 | 東京城重點國有林管理局

記者 | 孫大海 沈金博

編輯 | 簡驛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