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是其中最精彩的情节,尤其是到了康熙末年,九子夺嫡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阿哥们各怀鬼胎,都想争夺太子之位,围绕着皇位各位阿哥也是费尽心机,想要在康熙面前极力表现自己,而康熙皇帝也不得不与儿子们斗法,胤礽被废之后,八爷党蠢蠢欲动,此时西北用兵,八爷党想借此机会掌握兵权,为了争夺大将军王,八爷党不惜用计以牺牲传尔丹六万兵马为代价,这让胤禛十分气愤。康熙为了稳定西北局势,让众位阿哥们举荐大将军王的人选,胤禛本来想举荐十三爷胤祥,可是却被邬思道否定,胤禛疑惑不解,在他看来西北十万兵马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康熙年老,万一一病不起,西北再起动乱,随即天下大乱,但是邬思道却是另一番想法。

  邬思道认为康熙皇帝对局势洞若观火,而且其心中默定的大将军王的人选正是十四爷,之所以要让众位阿哥推选,主要是想观察胤禛是否有帝王气度,因此此时该让而非争,胤禛本想举荐十三爷,甚至不惜以自己百余口身家做担保,而后邬思道又说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吓的胤禛冷汗直流:一旦举荐十三爷去西北,将是重蹈传尔丹的败局,到时候不仅十三爷命丧沙场,就连胤禛百余口身家都会不保,因为兵部掌握在八爷党手里,一旦八爷党从中作梗,十三爷一定失败,胤禛一听赶紧改变主意,推荐十四爷为大将军王,但是胤禛对这十万兵马还是不放心,邬思道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西北之战打的就是粮草,如果能够控制粮草,那么即使是百万大军,也不过是自己手里的提线木偶。

  在推荐朝会召开之前,胤禛与十四爷达成合约,胤禛举荐十四爷为大将军王,十四爷举荐年羹尧为陕甘总督,在朝会上,八爷党极力推举八爷为大将军王,康熙对这个建议不置可否,而胤禛则力保十四爷为大将军王,康熙一听非常高兴,不仅立准胤禛的折子,而且对胤禛的这番气度非常的赏识。实际上康熙并不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已经被胤禛的谋士邬思道全部猜透,而胤禛的地位也因为这次推举逐渐在康熙的心中稳固了起来。

  十四爷虽然坐镇西北,无比威风,但是却不知道四爷的计划,也得罪了八爷党,致使自己孤立无援,后来胤禛在京城成功即位,而十四爷则在西北千里迢迢,等回京奔丧之际,一切都已经晚了,此时十四爷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四哥的计策和圈套,因此十四爷一生都视雍正为死敌,到死都没有原谅他!

  参考文献:《雍正皇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