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千秋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从来都充满胜利和失败,不仅有喜悦,而且还有悲壮,而历史从来都歌颂胜者,却忽视了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悲壮的英雄,如果没有他们的自我牺牲,舍身取义,我们何来成功的喜悦呢?这些悲壮的英雄一样让我们铭记于心,他们的历史瞬间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笔墨。

—、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宋幼帝与十万宋民宁死不屈,先后跳海自尽。由于整个宋朝施行抑武扬文国策,压制军事将领的成长,以致宋朝处处受外族的欺凌,毫无反抗之力。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国都被搜掠一空,微钦二帝和数千宋民被押解北上,受尽非人的凌辱。而到了南宋末年,南宋皇族同样在悲壮中灭亡。

当年,蒙古骑兵击败南宋军队,南宋皇族不得不四处逃亡,颠沛流离,而蒙古大军并没有放过南宋的小皇帝,他们要赶尽杀绝,以除后患,就在崖山海战中彻底击垮宋军,民族英雄陆秀夫背着宋幼帝不肯投降外族,宁死不屈,最后跳海自杀。十万南宋遗民目睹这个悲壮场面,顿感万念俱灰,于是也纷纷跳海自杀,七日后,十万具宋民尸体浮于江面,场面令人悲恸。

二、石达开被凌迟处死,至死也不吱一声。石达开被称为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他忠肝义胆,品行高洁,能征善战,是太平天国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之一,他十六岁扬名立万,十九岁就手握千军万马,二十岁就封为翼王,二十四岁曾大败曾国藩,令其羞耻难当,多次自杀而被部下救起。

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大平天国内部却出现争权夺利内讧,导致石达开带着部队出走南京,不料在大渡河遭到清军包围,石达开为了让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家乡子弟能够有一条活路,他宁愿放下武器,亲赴清军帐营谈判。结果,清军假装答应他,让太平军放下抵抗,谁不知清军出尔反尔,不但斩杀所有太平军,还将石达开等人也被扣押,并凌迟处死。行刑时,石达开任由清兵如何割肉,他始终没有吱一声,没有流下一滴泪,直至默默而死,石达开真是一条硬汉。

三、史可法与扬州共存亡。在影视作品中,守城将军面对外敌攻城,为表达守住城池的决心,通常都会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便是这样铁骨铮铮的将领。明末,满清南侵中原地区,史可法率军与清军交战,不料被围困扬州城。浩浩荡荡的清军兵临城下,清将多铎向史可法喊话劝降,但史可法却回答:城亡而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于是,史可法殉国而亡,他宁愿死也不投降外族。但清朝并没放过扬州百姓,无数人死于清兵的刀下。

四、南京保卫战的敢死队,共赴国难,再也没有回来。众所周知,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府,若南京沦陷,将对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局派精锐部队死守南京,镇守水西门的第51师153旅306团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日军久攻南京不下,受到守军的誓死抵抗。于是,日军组织一支敢死队,想以自杀的方式取得进攻的突破口。而中国军队也不甘示弱,也组织敢死队与其死拼,其中一个排长向团长邱维达申请,要成立一支敢死队,专门死磕日本敢死队。

当时,团长邱维达看了看已经筋疲力尽的将士们,严正说道:你们要成立敢死队,那么你们可知道敢死队意味着什么吗?将士们精神抖擞坚定地回答:死!邱维达满含泪水斩钉截铁地说:意味着以死报国,为国尽忠。于是,这支敢死队视死如归地冲向敌人,以血肉之躯与敌人血拼,拼光最后一颗子弹,拼尽最后一个人,他们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