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川川滇滇

  1924年上半年,黄埔军校招生办校,可谓一件大事。这所军校培养了众多著名将领,对历史影响颇大。

  黄埔开学前,有一名青年学生去参加考试,却由于身高不够被淘汰。

  他叫胡宗南。

  年轻时的胡宗南,照相很会摆POSE

  胡宗南个子不足1米6,这放到现在也不符合征兵要求,但胡宗南有拿得出手的优势。他不仅当过学校老师,文化水平可以,而且还参加过浙江湖州的别动队。鉴于此,在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帮助下,因身高被刷下的胡宗南又被特许参加考试并获录取,成为黄埔1期第2大队第4分队学员。

  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不比现在的军校通常要培养4年。黄埔前期培养的学生,多数都是半年学制就毕业。胡宗南所在的第1期于6月份开学,11月就毕业,他被分配到学校教导第1团第3营第8连任少尉见习。

  胡宗南黄埔毕业照

  别看胡宗南个子小,军事素质却不错。他任职第2年,也就是1925年的2月,就调任机枪连中尉排长,连续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第二次东征等战役,由于颇有战功,很快就当上了营长。

  此后胡宗南,仕途可谓顺风顺水。当年差点被淘汰的他,连续创造了黄埔学生中的多个第一。

  首先,在1927年的3月,在他穿上军装的第3个年头,他就已经成为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是国军黄埔系学生中的第1个将军。

  而后他参加第二次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蒋冯阎战争,还参加“围剿”,在松潘差点被红军活捉。他一直跟随蒋校长,于1936年任第1军军长,是黄埔系学生中的第1个国军军长。

  胡与蒋

  到了1937年下半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胡宗南参加淞沪会战,于9月中旬升任第17军团军团长,是国军黄埔系学生中的第1个军团长,但由于部队进入战场比较仓促,胡宗南并没有取得太大战绩,部队损失惨重。

  从淞沪战场撤出后,胡宗南又陆续参加开封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指挥部队抗击日军,于1939年8月升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是国军黄埔系学生中的第1个集团军总司令。

  胡宗南号称“天子第一门生”,对蒋唯命是从,是蒋的马前卒。在1940年对我陕甘宁边区的进犯中,采取构筑封锁线的方法进行封锁。顶着“西北王”的名号不去前线抗击日军,却一直在西北侵犯我边区。正是由于深得蒋信任,才神速升职。1945年7月底,胡宗南成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是国军黄埔系学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战区司令长官。

  胡宗南(左)与李宗仁

  在去台之前,胡宗南就已是黄埔系学生中唯一一个拥有3颗将星的高级将领。此人虽在黄埔同学取得多个第一,但其建树与他的官职不太对称。

  早在1947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对胡宗南的描述颇为准确——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至今看来,这个评价也是中肯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