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10日,統治敘利亞40年的“鐵腕雄獅”阿薩德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生前,阿薩德已經通過“特定程序”,使兒子巴沙爾成爲復興黨主要負責人,爲巴沙爾接班鋪平了道路。即使如此,當阿薩德驟然去世後,敘利亞權力高層對巴沙爾接班也有不同聲音,有人提議副總統哈達姆接任總統,不過遭到很多同僚反對,認爲巴沙爾接班纔是最佳選擇。一個月後,巴沙爾順利當選爲總統,敘利亞進入了巴沙爾時代。

哈達姆,他比老阿薩德小兩歲,可謂敘利亞政壇元老級人物。1975年黎巴嫩爆發內戰後,敘利亞出兵黎巴嫩,哈達姆曾長期負責黎巴嫩事務,在黎巴嫩具有重要影響力。後來,哈達姆任敘副總理兼外長,然後任職副總統10餘年,一直位高權重。巴沙爾被推舉爲總統後,哈達姆繼續擔任副總統,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隨着敘利亞政局發展變化,他與巴沙爾開始出現裂痕,變得貌合神離。

巴沙爾曾在西方留學生活多年,上臺不久推行了一些西方式民主化改革,淡化復興黨專政,這些舉措頗受西方世界歡迎,被稱爲“大馬士革之春”,但因爲國內阻力太大,並沒能持續太久。遭遇挫折後,巴沙爾意識到西方一些做法並不符合敘利亞現實,爲了保持政局平穩,及時“糾錯”,開始與西方保持距離。西方世界因此非常不滿,不時對巴沙爾橫加指責,並暗地支持國內反對派力量。

2005年2月,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在貝魯特遇刺身亡,引起全世界強烈關注,西方世界直指敘利亞政府是幕後兇手,迫使敘利亞軍隊撤出了黎巴嫩。隨着哈里里事件不斷髮酵,巴沙爾面臨執政危機,哈達姆乘機與巴沙爾決裂,倒向了西方世界。哈達姆在巴黎公開發表言論,聲稱哈里里生前曾受到巴沙爾當面恫嚇,此言一出引起譁然一片。哈達姆意在向西方世界表明,他能夠取代年輕的巴沙爾。

然而哈達姆始料不及的是,他並沒有得到敘利亞人積極響應,他們對哈達姆此舉頗爲反感,認爲他倒戈了西方世界,背叛了自己的國家。敘利亞復興黨隨後宣佈開除哈達姆,並要求以叛國罪對其進行審判。此後,哈達姆仍不死心,積極尋求西方國家支持,並聲稱準備建立“流亡政府”,與巴沙爾政府對抗到底。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發生後,敘利亞反對派與巴沙爾政府爆發了內戰。

當國家陷入災難之中,年僅八旬的哈達姆又跳了出來,進行“煽風點火”,鼓動敘利亞國民拿起武器,呼籲西方像介入利比亞一樣介入敘利亞,並解釋說,“國際社會再也不能將這種事件看成是內部危機”,他還預言巴沙爾必將重蹈卡扎菲覆轍。不過,最終他的預言宣告失敗了,敘利亞人民在飽受戰火摧殘後,很多人決心支持巴沙爾政權。如今,敘利亞內戰基本就要結束了,曾被愚弄的國民們驚訝地發現,哈達姆悄沒聲息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