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許多科學家都認爲,早期的地球就是一個荒涼而又貧瘠的地獄,在那時,地球不存在任何生命,衆多線索表明,地球最早期生命應是起源於10億年前。

但近期最新研究表明,在距今約46億年的“哈丁時代”,地球上很可能便已存在生命。對於此研究,很多科學家提出了質疑,早期地球備受小行星的撞擊與摧毀,當時的地球,地殼結構極不穩定,地球上的溫度也十分不平穩,全球多地氣溫普遍較高,如此環境,不適合孕育生命。

但有部分科學家表示,《達爾文進化論》表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即使是再惡劣的環境,也不會導致地球完全不育,也有可能會有一些適應力的生命誕生並流存下來。從理論上來分析,地球不應是過了幾十億年後才孕育出生命。

《地球與行星科學》雜誌上刊登了一則由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所多名科學家一齊撰寫的研究報告,該研究指出,通過研究“哈丁時代”與早期太古時期地表之下的情況,他們認爲,地球由於受到猛烈的岩石撞擊,地球表面溫度急劇上升,但這並不代表地表之下的溫度也是如此,地表之下對於部分微生物來說,或許是一個十分適宜居住與生存的區域。

此外,通過在短時間內模擬破壞性較強的星球撞擊,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某些微生物體積較小,星球間的撞擊並不會對它們的生存造成過多影響,能夠大範圍滅除地球細菌的唯一途徑是產生全球蒸汽或者置微生物於硅蒸氣環境中,而星球撞擊並不會導致如此情況,所以說,即便早期地球備受小行星撞擊,生命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