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保羅(Peter Paul),2008,220x130x100 cm,口香糖,$50,000,私人收藏,葡萄牙。

  爲了完成意大利雕塑家 毛裏齊奧薩維尼(Maurizio Savini)的最新潮流之作(造型包括大象、野牛、以及與地心引力做抗爭的商人),他的兩個助手不得不軟化了成磅的粉紅色彈性泡泡糖(幸好不是嚼出來的)。“在薩維尼看來,相比於傳統藝術(比如畫畫)中所用的材料,泡泡糖更加萬能,” 美術學院的學生助手瑞卡凡內(Riikka Vainio)說道。她的工作是將大塊的生泡泡糖融化成有韌性的片狀(過去,口香糖還沒有磚型的時候,助手得先拆開成百上千的條狀包裝);他們用一個大的工業吹風機進行軟化,然後薩維尼開始拿着外科手術刀片,在這片亮粉紅色上大肆表達他的消費主義觀點。

  “我們生活的一大特點,就是和 ‘消費’ 不斷地對話。消費對於我們,是一種生物浪費,同時也是產品的慢慢瓦解,” 薩維尼解釋道。他的作品原本也是某種形式的自我消費,因爲口香糖裏的糖分最後總是會被分解,滴落到下方的塑料臺上。但是最後薩維尼爲了保存雕塑,還是選擇使用了福爾馬林和抗生素混合而成的溶劑。“在認識到消解的不可避免後,我似乎也爲死亡找到了開脫的理由,” 他補充道。

  我愛美國(I Like America),2007,225x300x150 cm,玻璃纖維,口香糖,$60.000,私人收藏,意大利,佈雷西亞

  大象(elefante),2015,43x39 x36 cm,玻璃纖維,口香糖,木頭,$6000

  早餐(Breakfast),2015,43x39x16 cm,玻璃纖維,樹脂玻璃,口香糖,木頭,$6000

  烏龜(Turtle),2015,43x39x22 cm,玻璃纖維,口香糖,$60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