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攝影圈的一個消息

日本品牌奧林巴斯

在中國的工廠宣佈停產停工

這是繼無錫尼康,深圳三星之後,又一家世界級的科技企業巨頭在中國關張。

今年99歲的光學巨頭奧林巴斯曾經是光學領域的先驅,但由於2008年之後智能手機興起所帶來的挑戰,它在數碼相機領域的競爭形勢愈發嚴峻。深圳奧林巴斯,是奧林巴斯的亞太區總部,也是集團內最大的相機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

相比起尼康佳能這些大品牌,奧林巴斯本身小衆一些。在膠片時代,奧林巴斯出過像OM系列的專業相機,體積小巧,性能那叫一個強悍,連變態的區域曝光計算都整合到取景器裏,可以說還是相當有兩下子的。

// Olympus OM-1

// Olympus OM-4Ti

不過在業界最出名的還是PEN F系列。在135時代,這個半格相機可以用一卷底片拍七十二張,每一張都是半格,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apsc畫幅相機。

在那個單反都做得很大的年代,這樣一臺袖珍的相機可以像鋼筆一樣插口袋裏出去拍照,是一種可愛的想象力。這臺相機真是非常的小巧精緻,所以起了“鋼筆”這麼一個名字。

膠片時代,半格相機不只一個選擇,但是像奧林巴斯這樣把半格做得如此奇思妙想的就不多。它的反光鏡結構是一個豎構圖的反光板橫開的結構,而且是向側面開啓,這樣獲得了單反的取景優勢,又同時有效縮小了體積,到現在也是令人稱讚的設計。

轉眼間,到了數碼時代。奧林巴斯走的是小而美的復古路線,相機顏值都非常高,也特別小,像EPL1等型號就是代表。奧林巴斯日本市場的佔有率還是相當高的。(我也有我也有!)

後來,奧林巴斯重新推出PEN F系列,也是對以前這個系列精神的延續。在數碼時代,相機也做得更加小巧精緻。PEN F這臺數碼相機以顏值和素質而著稱,所有操作的按鈕,包括模式撥盤都是非常的復古,做工相當的精緻。但是再精緻小巧,這麼一臺優秀的相機啊,在這個時代,購買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這種小的傳感器在中國的市場的受衆確實很少,因爲價格不便宜啊。同樣的價格已經可以買到全畫幅的機器了。只有被信念加持過的人,纔會選擇奧林巴斯這樣小巧外型,並且又小衆的品牌了。

我用過奧利巴斯的機器不多,主要原因是總拍商業片習慣了大機器。10年我去法國的時候,我拍片的主力是大畫幅4*5膠片相機,就是這個大傢伙:

同時,我還隨身帶了一臺EPL1,現在又把這些照片翻出來,看到這麼小的機器的成像質量,還是頗爲感慨的……

後來,也拿它斷斷續續拍過一些掃街的黑白片,作爲一臺顏值這麼高這麼小巧的數碼機來說,真的是值得被懷念的:

奧林巴斯不是死亡,只是中國的工廠在往越南遷移。按照基礎的歷史觀,人類共同體的命運本來就是,資本家可以通過掌握絕對的資本力量在任何一個技術變革的年代迅速的圈地、找人、永不被淘汰。但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數碼相機市場規模逐漸萎縮,作爲主力工廠的深圳工廠運轉率降至頂點時期的20%。其實在中國深耕數碼相機市場多年的奧林巴斯,一直是在醫療界以電子顯微鏡著稱的,在那裏,它的咖位真的夠大。

所以,不是奧林巴斯的鼎盛在遠去,是相機的鼎盛時代在遠去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