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全國各城市都加上詩詞濾鏡,有沒有覺得你的家鄉更美了?

一不留神

央視這檔草根選秀欄目「星光大道

已經走過十幾個年頭

其中有一個叫「家鄉美」的比賽環節

很得文字君歡心

古往今來

家鄉」承載了多少遊子的念想

人人都說家鄉美

但你可能還沒打開過

自己家鄉的隱藏副本吧?

中原大地,臥虎藏龍

別看淇縣如今只是一座小縣城

三四千年前可是非常繁華的大城市

作爲商朝的都城

朝歌繁華到什麼程度呢?

/朝歌原叫沬鄉,在今河南淇縣/

整日唱歌跳舞

絲竹聲五十里外都能聽見

城裏車水馬龍

前來朝拜的諸侯趕着大車小車絡繹不絕

朝歌出過一個極其神祕的傳奇人物

鬼谷子王詡

這人不僅精通百家學問

而且特別會教學生

隨便拎一個出來那都是響噹噹大人物

比如李斯、商鞅、呂不韋、白起……

他的學生還特別喜歡相愛相殺

比如蘇秦&張儀、孫臏&龐涓

武威這座城市咱不熟

涼州咱熟啊

誰還沒背過「葡萄美酒夜光杯」咋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不過,你可千萬別把《涼州詞》當成詩題

它其實是一種曲調名

《樂苑》:涼州宮詞曲,開元中,涼州都督郭知運所進。

李隆基這位音樂愛好者

《涼州詞》自然分分鐘變成時尚流行

涼州地處漢羌邊界

既有橫行天下的涼州大馬

又有別具一格的涼州樂舞

李隆基的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

據說就是根據西涼樂舞《婆羅門曲》改編的

合肥這座城市名

雖然叫人一言難盡

歷史可比廬州長多了

司馬遷《史記》載: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

到了明清時期

合肥成了廬州府治

這纔有了廬州的別稱

/李鴻章故居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

不過,廬州比起合肥

確實更加詩情畫意

還帶着絲絲縷縷的古典味道

畢竟聽許嵩唱「廬州月光梨花雨涼」還算悽美

要是換成「合肥月光梨花雨涼」感覺就不那麼美了

如皋也許名聲還不夠響

但不妨礙人家歷史長

如皋之名可追溯到春秋時期

如皋東皋看起來差別不大

但論起意境

還是東皋更勝一籌

/如皋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自然也少不了園林/

西晉潘岳在《秋興賦》中

描繪春耕景象時說

「耕東皋之沃壤兮」

而如皋又位於江都之東

東皋的別稱由此而來

/如皋的盆景藝術自成一絕,以「雲頭雨足美人腰」的造型風靡海內外/

說起來開封也不是無名之輩

單看它身下疊壓的六座古城

就知道它來歷非凡

朱元璋曾經也想定都開封

好長一段時間還把它改名北京

/開封夜景/

鼎盛時的開封,當屬北宋

那時它「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

那時寬闊豪華的御街兩邊

「垂柳荷花交匯」,風光旖旎

/繁華的宋都御街/

不過,與歷史上的繁華相比

現在的開封雖稍顯落寞自成風格

彷彿是一個淡定從容舊夢

九江與潯陽,各有千秋

論起氣勢

取自「百川歸海」的九江更勝一籌

論起古意

取自「潯水之陽」的潯陽稍領風騷

/白居易著作《琵琶行》寫的就是發生在潯陽的事情/

潯陽風物甚美

「廬山多桂樹,湓浦多修竹,東林寺有白蓮華」

白居易還專門寫詩讚美過

山水奇秀

潯陽曆來是熱愛遊山玩水之輩的心頭好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

和蘇東坡「橫看成嶺側成峯」

更是給廬山留下了千古絕唱

別看鎮江地方不大

曾經也是帝王雄起的地方

其中最有名的兩位

當屬吳大帝孫權和宋武帝劉裕

孫權15歲當縣長,19歲掌江東

當時鎮江被稱爲「京城」

待其稱帝后才改名「京口」

到了南朝劉宋時期

作爲開國皇帝劉裕的出生地

京口還曾一度被叫作「北京」

說起來,「北京」還真不是獨家商標

歷史上洛陽、太原、開封等地

都叫過「北京」

當然,北京也有過許多其他稱呼

比如燕京、南京、北平

最後,文字君必須要放上一首讚美家鄉的小詩:

繾綣纏綿江南味道

你想過是什麼地方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