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都江堰丨斯诺夫人海伦代表斯诺完成到都江堰的夙愿

在国际友人中,斯诺的名字无疑是最响的之一:他以《西行漫记》名扬中国;他的第一任夫人海伦 ·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 ·威尔斯),以《续西行漫记》,步斯诺之后,也在中国乃至世界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在当时,他们堪称“灿烂的双星”。

开放的都江堰丨斯诺夫人海伦代表斯诺完成到都江堰的夙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诺在1960年才得以第一次重访中国。当年,他花5个月时间访问了14个省的16个主要城市,寻访他旧时留下的足迹,观察新中国发生的变化,写出了他的第一本介绍新中国的书 ——《大河彼岸》。

第二次重访,是 4年后的 1964年 10月—1965年 1月。这次斯诺到中国的前几天,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下台,第二天,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周恩来总理在斯诺抵达北京后很快会见了他,给他看中国原子弹爆炸的十二幅照片。斯诺说他可以立即回日内瓦,在瑞士报纸上发表这些照片。

第三次重访,也是斯诺最后一次到中国。这主要是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迫害进步人士所致。其中也有中国方面的原因,使得斯诺和中国的关系被人为地割断了。那时,在中国外交部的大院里,已经有大字报指名道姓说他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往中国的间谍”。1970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邀请埃德加·斯诺夫妇访华。7月31日,斯诺携第二任夫人洛伊斯开始了中国之行。这次访问得到了意大利《时代》周刊的资助。洛伊斯则是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8月 14日,斯诺夫妇乘火车由香港抵达广州,再由广州飞往北京。在北京机场,斯诺夫妇受到了路易斯等老朋友们的欢迎。

《华盛顿邮报》的观察家说,斯诺的这次访华是中国人有兴趣发展与美国关系的信号;美国驻香港总领事也发电至华盛顿说,这次访华有利于创造中美关系的奇迹。

1970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二十一周年的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城楼上检阅游行的人民群众。斯诺夫妇应周恩来之邀,参加了国庆观礼。他们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其中还有西哈努克等外宾。

1970年 12月 18日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家中同斯诺再一次作了长达5个小时的畅谈。毛泽东、周恩来通过斯诺,巧妙地向尼克松政府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大门,是敞开的……

一个星期后的 1970年 12月 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的通栏大标题,刊载了毛泽东在国庆节同斯诺夫妇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新闻照片。新华社的电讯报道说:“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毛主席,最近会见了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 ·斯诺先生,并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斯诺的第一任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是带着斯诺夙愿来到都江堰市(原灌县)的。

1949年随着解放大军将红旗插遍中国大陆,两个“赤色分子”斯诺与海伦反而在这年解除了婚姻关系。海伦孑然一身,带着 40个装满中国材料的箱子,走遍了半个世界,穷困潦倒。直到1972年,才得以重返中国。

海伦·福斯特·斯诺晚年尽管贫困潦倒,但依然倔强。1972年下半年,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红军画家、红军外交家)代表中国给她一些资助,被她谢绝了。在一个月内,她变卖了一部分老式家具,以及她从中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带回的几乎所有东西,仅剩下斯诺给她的订婚戒指和 1936年斯诺送给她的圣诞节礼物——一件豹皮大衣。冬天是最不适于旅行的季节,但是旅费却便宜一半,海伦选择了冬天。1972年 12月的一天,海伦一行 4人来到灌县,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并在安澜索桥下合影留念,她最终代表斯诺完成了他一直没有成行的都江堰之旅,实现了斯诺长期以来没有实现的心愿,看到了能与万里长城媲美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站在岷江之滨的索桥下,海伦目睹这座以竹为缆、以木为桩的竹索桥,感到非常惊奇。翻译告诉她说,索桥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这些竹材强度甚高,几乎与钢铁相近,但易受气候影响,雨淋水浸,容易伸长;气候干燥,又易收缩。更令海伦好奇的是:竹笼装石,筑成堤堰,竟能挡水;而用竹木绑成三脚架的“杩槎”,放在水中,堆上鹅卵石和黏土,就截水断流,费省效宏,简单易行;貌不惊人的安澜竹索桥,居然会与举世闻名的赵州桥齐名,索桥静静地矗立在波涛滚滚的岷江之上,没有自满,没有骄傲,只不过用它那微微晃动的身躯,支撑着行人匆匆的脚步。

开放的都江堰丨斯诺夫人海伦代表斯诺完成到都江堰的夙愿

当天,海伦一斯诺前夫人海伦(左二)在都江堰行在索桥下陷入久供图:李崎久的凝思,对四川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佩服不已。

这次中国之旅,斯诺夫人把中国工农红军在 1930年,从张辉瓒统领下的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战利品 ——短剑,交给了周恩来总理。长征时期,红军把它带到陕北,后来海伦又把它带到美国。1972年底,海伦再把这把短剑归还给中国人民,它是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友谊的象征。后来,这把具有纪念意义的短剑一直陈列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

李 崎 收集整理

开放的都江堰丨斯诺夫人海伦代表斯诺完成到都江堰的夙愿

本文摘自《开放的都江堰》一书。

该书由四川省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是都江堰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文献丛书之一,由都江堰市档案馆编辑,主编王克明。该书见证了千年来都江堰与世界的沧海桑田,从716年(唐开元四年)第一位到都江堰的印度高僧阿世多尊者,今天的奥运冠军到到我们的三项世界遗产。该书记录了都江堰的每一次成长,见证了都江堰走向世界的每一步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