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不用標準答案的學生哲思|不用標準答案的學生

有一道中學物理題:“如何利用氣壓計測算一棟大樓的高度?”每個用功學生的回答都是:“用氣壓計測量地面與樓頂的大氣壓力,然後用這個大氣壓力差即可計算出大樓的高度。”這是標準答案。而一個學生的回答居然是:“到樓頂,在氣壓計上綁一條長繩,然後緩緩垂下,等氣壓計觸及地面時,繩子的長度即是大樓的高度。”老師給了他零分,但學生辯說答案完全正確,應該給滿分。最後師生同意請一位大師來做仲裁者。

大師提醒該學生這是物理考試,答案一定要包含物理公式,然後給他6分鐘作答。過了5分鐘,答卷上還是一片空白,大師問他是否要放棄,學生卻說:“答案有很多個,我只是在想哪一個答案最好。”然後奮筆疾書,在最後1分鐘總算交了卷。他這次的答案是:“帶着氣壓計到大樓頂,鬆手讓氣壓計落下,同時用碼錶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1/2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答案完全正確,而且用到了物理公式,老師只好給了他高分。大師問該名學生還有什麼答案。結果,學生一口氣說出了5個答案。大師問:“難道你不知道標準方法嗎?”學生說:“當然知道!但我喜歡動腦筋思考,想更多的方法。”

哲思|不用標準答案的學生

那位仲裁大師是190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魯斯福特,而這個學生叫做波爾,192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愛迪生的實驗室牆上貼着一句話:“人總是千方百計,避免真正用心去思考。”愛迪生以它來提醒自己和員工,不要用所謂的標準答案禁錮一個善於思考的大腦,那樣做,就是在扼殺一個偉大的靈魂。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9年第一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