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 因果 | 人生智慧 | 命運 | 功德

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以前有一位宰相,他做宰相的時候,他的兒子還居住在老家。這位宰相是一個很好的宰相,如果是不好的,他的兒子早橫行霸道了。相反,他的鄰居造牆,把他家的地佔了很多。於是兒子就給他父親寫封信,叫他父親給家鄉的縣官來封信,要求縣官公斷歸還給他。這位宰相怎麼答覆他的兒子呢?“千里修書只爲牆”,這麼遠你寫封信,只不過是因爲人家修了一面牆佔了幾尺地,“讓他幾尺又何妨”,你讓他幾尺,何必爭呢?“萬里長城今猶在”,看見沒有,萬里長城還在着,“不見當年秦始皇”,誰是誰的?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什麼是你的我的,水一淹,火一燒,誰都不存在了。

世間的財產是五家共的,掉了你也別懊惱;或者騙了你,你應生歡喜心,那是我還了債了。不該他的,那是他欠我的,我也別生討債想。要討債,你還得來這個世界,你到那兒去討?他就是地獄種子,他在騙人家,詐人家,他就是來這個世界受苦的。你還來這個世界跟他受罪?算了,佈施給他,這叫忍。忍一時之憤,能免百日之災。

《金剛經》說,人家謗毀你、侮辱你,忍受之後,本來你應該下地獄的,這業障業報就消失了;也就是重難輕受,這也應當忍。安忍,正勤,要學勤快精進,要學那有益的事情,無益的事情不要太勤快。

本平臺的非原創內容均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