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行当,要想成功,都得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不肯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却想获得很大的成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比如说,在《在喜剧之王》里,一直跑龙套的周星驰为了成为一个优秀演员,每天睡觉前都要读一会儿《演员的自我修养》。

那么,在汉代要当一个优秀的封建官吏,需要向谁学习呢?这个人的名字叫石奋,汉景帝亲送绰号“万石君”。

汉代地位最高的三公,一年的薪水也不过4千多石。为什么石奋区区一个九卿,却被皇帝称为万石君呢?

原来,他的四个儿子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都做了二千石的高官,加上他自己的二千石,正好是一万石。

石奋并没有多高的文化,却一直做到九卿,靠的是什么秘诀呢?原来他在为人恭敬、做事谨慎方面无人能及。

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15岁的石奋就侍奉在刘邦左右了,因为他无论何时都对刘邦毕恭毕敬,刘邦一高兴就娶了他姐姐。

就这样,石奋变成了刘邦的便宜小舅子。凭借着这层裙带关系,石奋的官越做越大,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严谨。

举个例子,身为小官吏的子孙回家探望他,石奋必定身穿朝服以礼相待,从不直呼子孙姓名,而是称其官职,以示尊敬。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稀奇,近代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有些领导写信的时候称呼自己的儿子为同志,等等。

但是下面这一点,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如果子孙有了过失,石奋也不当面批评,而是坐到厢房里搞绝食,有过失的人要负荆请罪,石奋这才答应吃饭。

另外,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有已经成年的子孙在身边侍立,即使是在自己家里,石奋也必定穿西服、打领带,绝不光膀子,打赤膊。

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四个儿子也都对人十分恭敬,做事十分严谨,后来因为孝道都被推举到朝中当官。

大儿子石建在汉武帝身边,如果有应该进谏的事,就在背人处畅所欲言,甚至言辞激烈;可是一到朝堂上,石建却表现得像一个不会说话的人。

面对这样一个会给汉武帝留面子的人,汉武帝能不喜欢么,所以对石建非常尊敬,给了他很高的待遇。

小儿子石庆在石奋诸子中行事风格最为随便的。一天汉武帝外出,由石庆驾车,汉武帝问石庆有几匹马驾车。

石庆举起马鞭子,一二三的数了一遍,然后举手向汉武帝报告:“一共有六匹马。” 最随便的石庆尚且如此的恭敬谨慎,其他人可想而知。

后来,汉武帝还让石庆还当了丞相,不过很可惜,石庆虽然为人思虑细密,处事审慎拘谨,但对治国理政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因为过于迂腐,还经常受桑弘羊、王温舒、兒宽、所忠、咸宣等人的欺负,在很多朝中大事上,石庆完全插不上手。

即使这样,石庆仍然在丞相位子上一直做到死,没有人比他更受汉武帝信任,这是为何呢?因为石庆善于多磕头、少说话,讨汉武帝欢心。

大鹏认为这种尸位素餐的风气对汉代官场的影响很大,这种不学无术、一味恭敬的庸官的危害性并不比贪官小。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史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