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藏壺者從工藝上來說: 半手工,半手工壺同樣含有手工的成分,簡單說來,第一種:壺嘴、壺把、壺蓋等用手工製作,身筒用模具製作;第二種:身筒用手工來完成,其它用模具製作;第三種:整把壺都藉助模具成型。因此半手工壺也可稱爲模具壺。很多壺友擔心半手工壺可以利用模具進行無限量的複製,其實不用擔心,半手工同樣可以做幾把,同樣不復制。半手工壺同樣含有作者的思想在裏面,並且也存在不可複製性。如顧景洲的許多壺同樣藉助了模具,顧老用模具在於用得好,用得巧,就如當年顧老製作的洋桶,讓當代的工藝師甚至是高級工藝師使用顧老的模具來製作此壺都無法達到他的效果。還有些壺,特別是花貨不靠模具是無法制作的。

全手工:是使用工具而不使用模具來製作一把壺。因此全手工製作難度相對較大,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正確是半手工的3-5倍時間。全手工由於沒有用到模具,因此,每一個塊面或者部位相連接都是用脂泥粘起來的,就算陶手在連接的時候將痕跡颳得再幹淨,但是泡過幾壺茶後便可看出,畢竟脂泥的顏色和壺身的顏色會略有差別。

藏壺者認爲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區別,其一,不需要圍繞在模具、工具上打圈,歸根結底,模具也是一種工具,古時製作筋囊器型時就是依靠模子進行塑形的;其二,具體要看什麼壺型,有的壺型半手工做出來比全手工更有氣韻;其三,全手工壺遠遠比大家想象的難做,不到火候的藝師做出來的全手工壺的力度等等遠沒有半手工做出來的強,而且在型制規整方面還不到位,哪怕當今國家級工藝師、高工等也不會說做一把全手工壺就是成品,很多時候做出來以後還得重新推敲琢磨;其四,如今紫砂一廠通常的做法是採用傳統手法打出身筒後,爲了使壺型更加標準,還藉助模具準型。

一把壺的價值,在於這把壺的精氣神韻是否充足飽滿,壺型是否做的規整、比例是否和諧、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細緻。如果是光貨,壺面是否光整無暇;如果是筋囊器,那線條是否清爽利落,塊面是否均勻,曲線是否自然;如果是花貨,那麼上面的花草樹木是否自然如天成,無一點矯飾。 只要這些要求都達到了,半手工和全手工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