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門最傑出的成功人士子貢更是對顏回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曾對孔子說:“賜也,何敢望回。但弟子們這次沒有聽老師的話,還是想辦法把顏回厚葬了,孔子感嘆說,顏回生前一直把我當成父親一樣,可是在安葬這件事上,我卻不能把顏回如同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

謝雨眠:孔子爲何對這位離世的弟子讚賞有加,直稱:賢者

(一)

公元前481年,對孔子來說,是個極其不幸的年頭。

這一年的春天,魯國人在大野一帶打獵時,捕獲一個怪獸,孔子看後認爲這就是傳說中的麟,他認爲麟是祥瑞之獸,天下有道,麟纔出現,現在天下無道,麟卻出現了,而且被微賤之人獵獲,這使孔子十分傷感,感嘆道:"我道窮矣!"同時停止了《春秋》一書的編寫。

但不幸的事情遠遠未結束,西狩獲麟後不久,孔子一生最鍾愛的弟子,而且被視爲孔子接班人的顏回去世了。

寂靜的陋巷,仍和往日一樣,一座空寂而破舊的院落裏,已沒有顏回那勤勉而瘦弱的身影……

顏回就這樣去了,只活了四十一歲。

孔子痛不欲生,說:“天喪予!天喪予!”

有的弟子說,老師您哭得太傷心了。孔子說,我哭得傷心嗎?如果顏回這個人死了我不傷心,那麼還有哪一個人的死亡令我傷心呢?

所以孔子堅持不厚葬顏回。有人覺得奇怪,自己最親愛的弟子,孔子爲什麼不贊成厚葬呢?

《論語》中有詳細的記錄:

顏回死後,家裏很窮,父親顏路請求孔子變賣了自己的車子爲顏回買一具槨來安葬,但孔子不同意,說自己的兒子孔鯉死時也是有棺無槨……但弟子們這次沒有聽老師的話,還是想辦法把顏回厚葬了,孔子感嘆說,顏回生前一直把我當成父親一樣,可是在安葬這件事上,我卻不能把顏回如同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因爲孔子理解顏回,知道顏回不喜歡奢華,按照他生活儉約樸素的作風來辦。

記得有一次顏回與子路陪侍在孔子身邊時,孔子曾問他們有什麼追求。顏回說"無伐善,無施勞"既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也不誇耀自己的功勞。平平淡淡就好。顏回的一生是安貧樂道的。“一簞食,一瓢欽,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還會在乎自己死後葬的是棺還是槨嗎?他曾向孔子請教“仁”的道理,孔子說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須符合禮,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別人就會稱許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於自己,哪能依靠別人呢?

但弟子們不同意,孔子只好感嘆說:這樣厚葬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同學的意思啊!

由此可見,顏回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而以後的幾年中,孔子對顏回一直不能忘懷,多次提起,有一次魯哀公問,你的弟子裏誰最好學,孔子說,只有顏回,可惜他短命早死了。

(二)

其實,在孔子的心目中,顏回不止是好學,他更是深得自己學說與思想的精髓,是最好的繼承人。

能夠理解顏回的只有孔子。

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認爲,顏回的心能長久地不遠離仁德,而其他的弟子則只有短時間內偶爾想起仁德而已。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道德境界。

在孔子門弟子中,才能多者不計其數,爲什麼顏淵能首屈一指,查閱相關的資料,好像顏回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比起子貢、冉有、子路……他的才能好像並沒有顯露出來,難道是由於孔子的偏愛?

其實如果把顏回的相關事蹟和言語集合起來,你會發現,這是一個至純、至大、至美的形象,一個沉靜、內斂、理想,有自我自願犧牲精神的人。有人說孔子弟子包括孔子在內如果選一個最有獻身感,宗教感,具有最純粹意義的宗教精神,只有顏回。章太炎先生髮現,詼諧的莊子,有事沒事就愛拿孔子開玩笑,但一說到顏回,立刻收起了玩世不恭的口氣,以近乎恭謹的筆調,表現出對顏回的敬意。

孔門最傑出的成功人士子貢更是對顏回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曾對孔子說:“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孔子感嘆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所以孔子對顏回的要求也苛刻,我們從他對顏回說的那句“慘無人道”的教誨可以看出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有人說,這句話是絕不可能對第二個人說的,如此的高難度,已接近臨界狀態的標尺,也正反映了顏回內心修養的張力程度,這種近乎完善的道德修養,連孔子也自嘆弗如。

謝雨眠:孔子爲何對這位離世的弟子讚賞有加,直稱:賢者

(三)

能夠理解孔子,並把孔子的思想、學說發揚的近乎極致的也只有顏回。

他對孔子的話,從不提出疑問,從不頂撞老師,就像一個傻子一樣,但孔子暗地裏觀察他與別人的談話,常常有所啓發,所以顏回並非是個只學不思考的"書呆子"。

因爲他對孔子太尊敬了。他曾讚頌孔子的學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然善誘人,博我以爲,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渴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若從之,未由也已。”

更有一次,周遊列國,在匡邑失散,顏回最後才趕過來,孔子很着急,一見顏回才放了心,說:“我以爲你死了呢。”顏回回答說:“子在,回何敢死?”體現了對孔子的敬仰之情。

所以孔子也把顏回當作一位難得的知己和同道,他對顏回說: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意思是說被任用就施展抱負,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才能這樣吧。

這和孟子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是一個意思。孔子認爲只有他和顏回能做得到。

(四)

孔子是把顏回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的,但不幸顏回早亡,這對孔子的打擊是極大的,在顏回死後一年多,孔子就去世了。

顏回的去世也使孔門弟子羣龍無首,所以纔出現了儒分八家,纔出現了弟子中有人要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有若爲師,這正是顏回之死帶來的巨大遺憾。

顏回僅活了四十一年,但這四十個春夏秋冬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楷模,他把人類向內心深處的修養的探索推進到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這不但令子貢等人忘塵莫及,也以孔子本人自嘆弗如,他又像一座巍巍聳立的高峯橫亙在從古及今的道德修養的頂巔,成爲後來的楷模。

蒐集一下孔子評價顏回的話,發現無論是顏回生前的,還是死後的,都含着一種深深的敬嘆、傷感和悲憫。孔子是很不希望顏回對自己這樣的苛刻,但他又無能爲力,因爲顏回所作所爲太崇高,他老人家可能沒有想到崇高與完美也會殺人,顏回就是一個完美與崇高的化身,所以肉身對他來說,近乎皮囊,他似乎是爲完美與崇高而來,又以四十一年短短的一生給後人留下一個完美與崇高的形象,又爲完美與崇高而死,賢哉,回也!

最後讓我們用孔子評價顏回的一句話來結尾: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謝雨眠:孔子爲何對這位離世的弟子讚賞有加,直稱:賢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