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邊溝、挖涵洞。5月8日,在彭石公路邊,彭陽縣公路管理段養護工人馬統瑞一干又是一天。

他和路——記固原市彭陽縣公路管理段彭陽公路站職工馬統瑞

特別能喫苦、特別能戰鬥,是同事們對馬統瑞的評價。

“我是復員軍人,要有軍人的樣子、保持軍人的作風。”膚色黝黑的馬統瑞笑着對記者說。

1987年,馬統瑞復員後被安排到彭陽縣公路管理段工作。此後這31年,他和路如影隨形,一年有350天都待在班組裏,以路爲業、以班爲家。

“最難養護的,還是後峽段。”想起自己養護過的公路,馬統瑞的思緒回到了1989年。那年,他被任命爲彭陽養路段後峽道班班長。

後峽道班位於黃卯山腳下,那幾年每年都遭遇洪水,路面水毀嚴重,加之後峽是彭陽通往固原的“要塞”,公路養護責任重、難度大。

馬統瑞沒有被困難嚇倒,帶着8名職工連續奮戰在這條災害極爲嚴重的公路上。1992年7月,天降暴雨,後峽段10公里路段沖毀。當時,馬統瑞的愛人正在醫院待產、母親也生病住院,爲了及時暢通公路,他毅然回到班組,帶着搶險突擊隊員奮戰搶修一線。原計劃1個月的工程他們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公路剛通,緊接着又是一場特大洪水,48輛汽車先後在這裏受阻。在馬統瑞和工友們的努力下,第二天公路再次暢通。司機們紛紛拿出錢物酬謝,馬統瑞婉拒:“這是我們養護工人應盡的職責。”

人在路上,心在路上。這麼多年,馬統瑞先後調入彭陽縣公路管理段機關、養護中心、路政所、彭陽公路站工作,總是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上創造着不平凡的業績。僅2016年至今,他就帶領大家清理公路塌方280立方米、邊溝4萬米、路肩雜草460萬平方米。(記者 週一青)

來源:寧夏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