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聯想爲什麼不給華爲投票?一件本是兩年前發生的事情,近來在網絡上被熱炒。青鋒對於此事看了幾天,因爲不懂長碼、短碼對未來大家熱盼的5G標準究竟意味着什麼,到現在也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只是心中有個疑問,關於這些科學或者技術問題,到底能不能,或者說該不該和愛國扯到一塊?

這次關於在5G標準上“聯想爲什麼不給華爲投票”,據說源於一個平臺上的一個帖子。帖子所發內容大概就是,在2016年底3GPP上有關5G標準的某次會議上,當時參與的主要分兩個派系,一個是以美國公司爲首的LDPC和TBCC陣營和另一個以華爲爲首的Polar方案。據不少報道援引的有關帖子的內容,“當時雙方競爭激烈,尤其在86次會議上”,據知情人說,聯想把票投給了高通。而在此後的87次會議上,聯想選擇支持華爲Polar方案,才使得支持華爲公司的提案的公司達到了59個,以絕對優勢勝出。此消息一出,不少人便開始指責聯想,認爲爲聯想未支持中國企業的方案。

這原本是一個關於技術標準的問題,怎麼就和愛國扯上了關係呢?這可能與中美之間最近出現的貿易戰有關。美國利用其手中掌握的技術,欲封鎖中國的華爲和中興,有可能牽動了某些網友的神經。也或許,有人趁機藉此對聯想炒作一把,以達到某種目的。

如果大家仔細想想,在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裏,無不都是“科學沒有國界”這樣的道理。試想,假若我們因爲蘋果手機、微軟操作系統,甚至計算機本身都是從美國或者其他西方國家舶來的,爲了表達我們的愛國之心,就選擇不用他們,那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否就該停擺?我們的高鐵、飛機乃至城市的地鐵、公交系統是不是就要停止運營?所以,僅僅因爲聯想第一次可能由於華爲技術沒有達到世界通用標準或者其他原因(這純爲門外漢猜測,不同觀點者勿噴),選擇把票投給了高通,恐怕也是尊重科學的結果。如果說因此聯想就不愛國,那所謂的愛國者未免也太過於狹隘。

在衆多的有關“聯想爲什麼不給華爲投票”的報道中,青鋒看到有這樣一段文字。華爲5G標準Polar碼方案主要貢獻者之一、華爲無線網絡標準專利部部長萬蕾博士認爲,“技術是沒有國界的,3GPP之所以成功,就是歸功於它的國際化,它的羅馬論壇式的技術辯論是推動技術優化趨於完善的核心機制”。而3GPP從各個報道中可以知道,它也只不過是一個非官方的有關通訊標準制定的國際組織。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2016年3GPP三場會議上,聯想參加了全部的三次投票。這三次投票的真實情況是,聯想在大家都不看好Polar的時候,選了高通和華爲當時都力挺的LDPC,而在中國企業團結起來支持Polar的時候,也跟着一起挺了一把華爲。這就是說,聯想第一次將票投給國外公司,是在華爲已經選邊站隊到外國公司,或者棄權的情況下的無奈選擇,扯不上什麼愛國不愛國。

就在撰寫這篇評論的時候,青鋒看到了聯想楊元慶針對此一網絡爭論的發聲。楊元慶說,“本就一個有關技術標準的投票,竟能在兩年後硬給炒成一個愛國的話題”。他稱,“愛國,咱也絕對經得起考驗”。不管大家對楊元慶這一發聲怎麼看,青鋒認爲,不能什麼都和愛國扯到一塊。那樣,我們就都成了狹隘的愛國主義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