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网友咨询,说了自己很多的症状后,然后问了一句,不知道像她这样的情况多不多,感觉周围的人状态都很好。只有她自己,每天好多的注意力,都在身体上。感觉自己特别焦虑。

焦虑,一定是对身体不好的。如果有了焦虑,我们要想办法化解,即便不能完全化解,至少要尽量减轻。为了减轻她的焦虑,我说: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健康的。这看上去是在安慰,其实说的是事实。

相互比较,是人的天性。比输了,就有挫败感。如果你的焦虑,是因为周边的人身体好,只有自己身体不好,那么当我告诉你,大部分人都不健康,你与大家是平等的时候,你的焦虑应该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事实是这样吗?应该不是。成年人,对于攀比,是会自动克制的。一般不会因为比输了,而产生焦虑感。你焦虑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你已经找到了,解决身体问题的有效思路,但是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看起来很有希望,但就是迟迟达不到,实在是等得心焦。

等待的过程,最让人焦虑。知道很快就有结果了,但是结果却一直没有出现。这中间的过程,让人焦虑万分,一秒钟像是一小时那么长,度日如年。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那些事那些东西,跟你没有关系,你根本就不会焦虑。

如果一开始,你就知道,身体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能凑合着过时,你就不会这么焦虑了。反正没有办法可想,那就顺其自然吧。没错,顺其自然的心态一出来,焦虑就会消失,可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那些人,你感觉状态很好的那些人,可能并不是真的很健康,只是他们习惯了将就,习惯了凑合,身体有点小毛病,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又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时,就凑合着过了。健康,没有平均水平,每个人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不一样。

你不愿将就,不愿意凑合,不断的学习,积极的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你找到了很好的方案,但这个方案的完成,需要自己付出大量的努力,而且需要坚持的时间较长,那么这个等待的中间过程,就让人焦虑无比。

其实,你已经走在那些人前面了。得过且过,不爱学习的人,不会焦虑。对于健康而言,不养生,不学习养生,不去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人,虽然不会焦虑,但如果自己的身体不好,那么其结果,是可以遇见的。我在《未来可能只有少数人,能真正保持健康!》一文里,列举了很多实例。

如果说一句,你一定会比大多数人更健康,可以缓解你的焦虑的话,我愿意这么去说。现在这种社会背景,虽然平均寿命延长了,但是要想保持健康,似乎更难了。我写过多次,要更健康,以应对不再健康的世界。

如何维持健康,你清晰的认识到,要更多的靠自己,这在见识上,已经高了别人半筹。如何自我调理,你也找到了有效的方法,这就领先了别人一个身位。如果非要与别人比较,你才能安心的话,那么你可以安心了。

事实上,相互比较是没有必要的。我想保持健康,是我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我想要很健康,不是因为我要把别人比下去,而只是因为,我想要更高的生活质量,我要更多的感受生命的乐趣。那种比较心,非要强于别人的心,是不好的。

不要去管别人,只需关注自己身体的感觉。身体变差,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是慢性的,因为慢性而不显,身体变差,是比较隐蔽的过程。身体要变好,要恢复,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我给你推荐的方案,是我研究自愈能力多年,精选出来的方案,在理论上,远远高于现有医学理论,在实践上,有严格的临床大样本验证,安全性、有效性,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方案,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更多的靠自己。自我修复,自我调理,发挥自愈力,当然就得以自己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泄气,不要灰心丧气,因为养生就是养气呀。泄气、灰心丧气,不只是心理活动,它也影响生理,也影响你正常的养气。

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初心、信心、恒心和耐心。坚持自养的初心不改,相信一定可以的信心不能变,坚持练习的恒心不能断,不急不躁的耐心不能少。这个话,是已经成功的网友,总结出来的,是正确的思维模式。

在很精深的层次里,心,能决定自己的一切。大部分人的心,被世俗蒙尘,没有经过长期静心的修炼,达不到这一层次,感受不到这一精妙的至理。即便感受不到,但你得清楚,心理和生理,确实是相互影响的。调整心态,是有用的,但只调整心态,则是无用的。本文由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同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