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朗普跨性別參軍禁令被批“大開歷史的倒車”)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楊宏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郝樹華】美軍“跨性別禁令”被最高司法機關“放行”?當地時間22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結果通過一項裁決,判定特朗普政府簽署的“跨性別者參軍禁令”有效,引發激烈社會爭議。在批評人士看來,這不僅是在美國的平權事業上大開“倒車”,更標誌着保守派把控的最高法院開始展露威能——在特朗普的“精心安排”之下,捍衛國家正義與社會公平的“最後防線”或已“失守”。但也有支持者認爲,國家安全非同小可,最新判決“沒毛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道稱,2017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跨性別人士服役問題總統備忘錄》,擬全面禁止這一特定人羣參軍。當時政府方面認爲,跨性別人士因個人身體原因會爲軍方造成巨大醫療開銷,同時也會影響到軍隊戰鬥力。不過,這道政令自誕生之日起就飽受輿論爭議,時任國防部長馬蒂斯後對其進行過重新評估與修繕、大幅縮小了受衆範圍,但“改良版”仍然受到嚴峻的法律挑戰。在最高法院的裁決得出前,美國共有四家地方級法院簽發禁制令,全力阻止“跨性別禁令”的實施。換句話說,這道政策成形兩年以來,從未對美國軍方發揮過任何作用。然而,最高法院22日的裁決打破了這一僵局:5名保守派大法官一致同意將地方法院先前發佈的兩項禁制令予以移除。在輿論看來,最高法院的態度明顯是在爲“跨性別禁令”的正式實施鋪設道路。

最高法院的裁決很快得到政府部門的“好評”,國防部和司法部分別表示“欣慰”。國防部在聲明中否認“跨性別禁令”的說法,着重強調這是軍方的“人事政策”。聲明稱:“我們一向尊重跨性別羣體,國防部提出的人事政策並非針對跨性別人士的‘禁令’。有效貫徹人事政策對我部至關重要,因爲這項工作決定着軍隊的戰鬥力。”聲明強調,這一“人事政策”的制定是基於軍方的專業判斷。司法部也在相關聲明中予以附和。在國防部“改良”跨性別人士服役政策後,只有兩類人容易被軍隊拒之門外:一類是需要或已經進行過變性手術者,另一類是患有“性別焦慮症”、且無法按要求執行軍事任務的人士。

即便如此,最新判決仍然引發了截然不同的社會解讀。美國退伍老兵、知名LGBT(同性戀、雙性戀及變性人)權益人士夏洛特·克萊默在推特上炮轟這道政令“懦弱且令人厭惡”,稱白宮的最終目的無非是中傷跨性別人羣。CNN在一篇措辭激烈的時評中批評稱,特朗普政府發佈的這道禁令根本“邏輯不通”、且帶有明顯的“報復性質”。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佩雷斯批評道:“偏見不等於愛國,歧視也絕非保衛國家的良方……這道禁令不過是對所有軍人的侮辱。”衆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強硬表態:“這項偏執的政策每行進一步,我們都會與之鬥爭。”

批評人士指出,軍方不願意接納跨性別人士的一個主要原因,無非是變性手術及荷爾蒙注射等會產生花銷;但事實上這筆開銷所佔的預算比例非常微小。CNN諷刺稱:“軍方不惜花費於前者5倍的代價購入壯陽藥、10倍的代價去治療官兵的勃起障礙。”還有媒體認爲,這道裁決的象徵意義遠大過政令本身:特朗普的不少反對者一向將國家司法體系視爲美國的“最後防線”,如今卻沮喪地看到保守派佔據多數的最高法院幫着特朗普一同“大開歷史的倒車”。這種趨勢無論是對LGBT人羣、還是對民權和女權事業都不是什麼好兆頭。

支持的一方則認爲某些媒體是在“小題大做”。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網絡意見領袖的評論,稱軍方的政策無非是要求跨性別人士遵從統一的着裝令、通過必要的體能測試而已;況且,現役跨性別官兵基本不會受到影響。《華盛頓觀察家報》22日刊文力挺最新判決,稱這道政令“比人們想象中的合理得多”。該報強調,軍隊的要旨是保家衛國、而不是社會援助,所以沒有義務去幫助那些指望政府買單的人士“追求性別理想”。有推特網友也諷刺道:“指望去軍隊做手術、養身體,這到底是你們爲國效力,還是國家爲你們效力?”

馬超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更多精彩,請登錄環球網 http://www.huanqiu.com 責任編輯:馬超_NBJ986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