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個集合了世界上多領域科研難題的平臺上,等離子體所的核物理學家與國際科學界牽手,向一個個極限發出挑戰,不斷向全球未來能源研究的最高峯衝刺。”等離子體所所長李建剛向參觀大科學裝置的一行人介紹說。

  1億攝氏度,1000秒。這兩個數字是盤桓在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研究所(以下簡稱等離子體所)核物理科學家和全球科學界面前的兩座難以跨越的山峯。因爲要讓核聚變爲人類所利用,就意味着要把氘、氚的等離子體瞬間加熱到1億攝氏度,並至少持續1000秒,才能形成持續反應。而這正是等離子體所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EAST)的使命。如果說起EAST的學名大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如果提起“人造小太陽”,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在這個集合了世界上多領域科研難題的平臺上,等離子體所的核物理學家與國際科學界牽手,向一個個極限發出挑戰,不斷向全球未來能源研究的最高峯衝刺。

  與極限競技

  日前,在等離子體研究所一個轟轟隆隆的實驗大廳裏,科研人員正圍繞着一個三層樓高的龐然大物忙碌着。“這是EAST的主機部分,高11米,直徑8米,重400噸,主要用來探索實現聚變能源的工程、物理問題,爲未來能源發展提供新思路。”等離子體所所長李建剛向參觀大科學裝置的一行人介紹說。“當前,我國每年要燒100萬噸煤發電,如果用核裂變代替煤電能源一年需要5噸鈾,但用核聚變一年只要100公斤的重水。”他解釋說。取自於海水的氘和氚元素不僅成本低,資源豐富,而且沒有任何輻射,是安全和清潔的未來能源。

  “EAST作爲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集中了超高溫、超低溫、超大電流、超強磁場和超高真空五個極限。”等離子體所一位科研人員說。每一個極限都是科研的高精尖難題,挑戰極限就意味着開拓創新。從1996年至今,EAST的母體裏嵌入了中國科學家太多自主創新的成果。“目前,中國在ITER七方採購包進度中已成爲第一位。在覈聚變領域,中國人再也不是可有可無的‘小角色’。”李建剛自豪地說。現在,科研人員正在對EAST進行全方位的升級改造,爲2014年新一輪的物理實驗作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