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杨楼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郭春鹏

郭春鹏,,男,汉,39岁,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参加工作,1998年因公致残。

十七年来,他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强忍腰推的疼痛和大小便失禁的痛苦,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十七年来,三十多万元的医药费,使原本贫寒的家庭债台高筑,他不仅从未让组织报销一分钱,而且帮扶资助贫困学生数十名;

十七年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爱下,始终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把本职工作干得出类拔萃;

十七年来,饱受病痛折磨,但终因坚持信仰不动摇,痴心不改爱教育,使郭春鹏在平凡的坚守中取得了累累硕果,用无悔的青春赢得了“方城县十大优秀青年”、“方城县首届课改标兵”、“方城县优秀教师”、“方城县优秀班主任”、“方城县最美家庭十大标兵”、“南阳市课改先进个人”、“南阳市师德先进个人”、“南阳市最美家庭提名奖”、“河南省优质课教师获得者”、“河南省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师德演讲二等奖”(市县级一等奖),连续两年被县市推荐为河南省“感动中原十大人物“,2015年3月被中宣部授予第一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南阳十大年度人物”,2015年4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忆童年红心早铸念师恩献身教育

1976年,郭春鹏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党员之家,讨饭长大的父亲是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他虽没有渊博的学识和耀人的职位,却以厚重的淳朴,铸就了郭春鹏的信仰: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如果说父亲早年的家教给郭春鹏幼小的心田种下了红色的种子,那培育郭春鹏的老师就是影响郭春鹏成长的太阳!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让郭春鹏茁壮成长,并在1994年以全县中招第一名、新生第一名的状元成绩被南阳五师录取。1997年郭春鹏又以“河南省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的殊荣圆了儿时的“教师梦”。

毕业分配时,郭春鹏被优先推荐到县城工作。可当郭春鹏看到家乡师资极度匮乏,山区孩子辍学严重时,郭春鹏又义无返顾的回到了家乡最偏远的山村中学——原杨楼乡第四初中支教。一年后,郭春鹏凭扎实的功底、全新的理念、新颖灵活教法和全乡第一的升学率一鸣惊人,成为全乡的名师,并被破格任命为校教导处主任。

因工伤历尽磨难爱教育痴心不改

如果生活的轨迹一直这样发展下去,郭春鹏的人生一定会是另一番境界。可老天却给郭春鹏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次工伤事故差点让郭春鹏离开自己喜爱的职业和可爱的孩子们。

1998年冬至那天清早,当学校将要举行升旗仪式时,突然发现旗绳断了,几个学生正要上去更换。郭春鹏一看雾大、杆滑很危险,就急忙上前拉开他们,自己爬了上去。刚到顶端,旗杆突然拦腰折断,郭春鹏被重重的摔在了水泥地上。醒来后,郭春鹏发现浑身插满管子,下身失去知觉;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废了,衷爱的事业毁了,梦想的人生完了…

郭春鹏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就在他伤心之至时,大家进行了爱心大接力,为郭春鹏捐款捐物,而且带来了坚强和鼓励。就这样,年仅22岁的郭春鹏,带着大家的关爱,怀揣未圆的梦想,开始积极治疗,拼命锻炼。不知扎了多少银针、做了多少手术、摔了多少跟头,可郭春鹏始终没有放弃,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一站起来,上班去!

两年后,奇迹居然发生了,郭春鹏真的站起来了。于是,郭春鹏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马上又回到了学校!

那时的郭春鹏大小便失禁,一节课要跑几次厕所还会弄脏衣裤,每次大便都因干结掏的满手鲜血,天天晚上怕多换一次湿被褥而彻夜惧眠,有时困的实在不行了就用橡皮筋扎上个袋子……真的不敢想象那几年郭春鹏是怎么坚持过来的,那种远远大于肉体的、精神上的痛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尤其是冬天,弄脏的衣服不是一件而是多层,洗又无法洗,晒又晒不干,没办法只好用炉子烤,用电扇吹。为此不知烤糊了多少条被褥、床单,吹坏了多少台风扇……

2002年春期的一天,郭春鹏再次昏倒在讲台。到医院一查:过度劳累和长期憋尿致使双肾重度积水,肾实质仅有一层纸那么薄,肾功能开始衰竭(即尿毒症),要想保命,只有造瘘,终生与造瘘管为伴!听到这个消息后,坚强的爱人崩溃了,苦苦坚持,守护了四年的她开始长嘘短嗳,痴呆般喃喃自语;乐观开朗的父亲痛苦绝望,在郭春鹏手术时,撤手人寰……

残酷的现实和一连串的打击,把年仅28岁的郭春鹏几乎彻底击垮,悲痛欲绝时曾一度想要偷偷离开人世……但是为了衷爱的事业、为了未圆的梦想、为了父亲那句:爸是一个毛牛汉,望你教出成才人!”的遗言,更为了回报领导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郭春鹏再次选择了坚守!

从头来再现价值结硕果重塑辉煌

在大家的期待和担忧中,郭春鹏再次回到了学校,领导担心他的身体,建议郭春鹏看个门儿、打个杂儿,有充足的自由时间。但郭春鹏却说“我的特长在课堂,还是让我回到孩子们中去吧!”

郭春鹏又一次站在讲台上,其毎一次大声讲课和大幅度的动作都会引起伤口揪心的疼痛,每到晚的引流袋里都会装满血红。浑身浮肿,躺在在床上浑身酸痛。尽管天天“抗排斥”,可还是会出现防不胜防的发烧感染;为了不影响工作,郭春鹏总是在晚上输液治疗,只要铃一响,郭春鹏就像上满发条的机器一样立刻壮精神,扑向讲台。

作为南阳市师德先进个人,郭春鹏的事迹开始在全市教育战线上传递;作为“县课改标兵”,郭春鹏积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仅2014年先后去了小史店、独树、杨楼等镇和县实验小学、县龙城小学送教10多次,而且在县职高为全县教师展示了课改示范课。还在县第一实验中学,为全县骨干教师进行了网络资源培训;在县实验幼儿园,为参加六年级质量分析会的全县小学数学教师,做了专题报告,受到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同时,作为校教导主任和一线教师,郭春鹏潜心钻研新课标,投身新课改,积极践行县领导提出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和郭春鹏校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努力打造高校新课堂。不仅自己身先士卒,而且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年轻同志,把学校整体教学教研工作推向了县、市前列。

方城县杨楼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郭春鹏

守清贫不损师德护信仰无愧于心

如果说当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了清贫,那么对于因公致残的郭春鹏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让所有家人备受煎熬。

郭春鹏也是个平常人,有着自己的家庭,深爱着自己的家人。每每想到这些,看到异样的眼神,听到一些冷言冷语时,郭春鹏总是噙着泪水在想:我是不是太傻、太自私?为什么要让年轻漂亮的妻子跟着自己活受罪?为什么要给学校和领导带来这么多麻烦?为什么要一辈子成为社会的包袱拖累他人?正因为太多感动、感谢和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孩子的关心、关爱,郭春鹏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三尺讲堂,让痛苦磨练意志,激励转变成动力,用行动描绘七彩人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材。“我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心志永远不会残!”郭春鹏用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讲台上。

每当有人问郭春鹏“是什么支撑着你一直坚守在讲台,你苦苦坚持这么多年就不后悔吗?”郭春鹏总是发自内心地说:“是父亲的教诲铸就了我的信仰,是老师的教导给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是学生的爱戴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是领导的关爱让我必须选择坚强!”……

郭春鹏无怨无悔,他觉得自己的坚持非常有价值!因为夜深人静,每当耳边响起父亲的教导时,每当心中想起大家的关爱时,每当眼前浮现孩子们簇拥着郭春鹏不让下课的场景时,郭春鹏是心安的、幸福的。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和纯真的笑脸,让郭春鹏清醒的意识到:我的价值在课堂,我离不开可爱的孩子和挚爱的事业。

“教学,是我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学生,是我忘却病痛、意气风发的动力源泉!我因孩子的爱戴而感动,因课堂的精彩而兴奋!我不能违心,毅然执着的选择了坚守清贫,坚持信仰,无怨无悔选择理想,做自己就该做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郑富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