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喜馬拉雅FM米果文化的精品課《馬東的職場B計劃》

編輯丨張公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八卦!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雖說好奇會“害死貓”,但還是很少有人能按捺住自己那顆蠢蠢欲動的八卦之心。

但如果很不幸,您就是那個被別人八卦的對象,同時你還深覺自己被同事誤會了,估計就是另一種心境了吧?

我們自己被別人議論、被別人扒的時候,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會覺得特別冤。都會覺得“他們憑什麼這樣誤會我?”這種心情都有,但對解決問題的幫助不大。

你總不可能在公司的前臺或茶水間等着,遇見每一個人都跟他解釋一遍。況且,好多誤會,只是越描越黑。我們要學會正確處理被人誤解的情況,才能在生活工作中做到如魚得水。

沒有人能一次性完全瞭解一個人

所謂“誤會”,就是別人嘴裏的你,跟真實的你不一樣,至少你覺得不一樣。這時你就覺得很委屈:明明別人不瞭解你和事情的原貌,他們憑什麼這麼說你?

其實,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往往是通過某次事件、某個側面,他們自己總結得來的。要想讓別人通過某個事件、某個側面,去了解你的全貌,一次性地把你瞭解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你得先接受這個事實。

接受了這個事實,你就明白,當你說出“誤會”一詞時,某種程度上是對別人的一種攻擊。因爲你覺得,別人不應該,也不可以這麼看待你。

我曾經說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其實不止於此。不僅表達者會被誤會,所有的人都是會被誤會的。有人說沒有誤會是一種稀有的狀態,是美麗的巧合,其實沒有誤會根本就不存在。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誤會,這本身就是一場誤會。

被誤會時,用自黑來洗白

首先,如果你被誤會,不要覺得冤,也不要立馬就否認,更不要反擊;面對誤會,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納以及自我調侃。比如,你可以用更誇張的辦法去自黑,這樣反而有可能幫你洗白。

其次,你需要判斷你被誤會的地方,有沒有影響到你跟其他人合作。如果有,你應該直接挑明,打消對方的疑慮,不要讓誤會在暗中流傳。對方心裏的忌憚被你挑明後,他至少會給你一次機會,你就可以用實際行動去建立新的形象,去覆蓋原有的誤會。

畢竟,有很多人沒有和你打過交道,只是聽說過你的這樣那樣的傳聞。所以,實際行動是最有效的,能直接打消他的顧慮。

事前預防,主動避免誤會

中國有句老話,叫“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說,當你經過瓜田的時候,不要彎腰提鞋,因爲太像是在偷瓜;當你經過李子樹下的時候,不要整理自己的帽子,因爲好像是在摘別人的李子。

這些是在告訴你,要主動,不要被動。自己主動多做一步,就可以減少別人誤會的空間。

如果你工作當中的某些部分、某些場合,真的容易引發別人的聯想,那你最好主動地多做一步,減少這種誤會發生的幾率。

比如,進老闆辦公室彙報工作時,自覺地把門留着打開,讓所有路過的人都能看見。這樣,說你打小報告、送禮走後門、甚至是桃色緋聞之類的誤會,就可以適當地避免。

所以,誤會是可以主動預防、主動避免的。減少誤會,不僅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你的專業力的表現。

關於主播:

馬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愛奇藝前首席內容官、米未傳媒創始人CEO、製作人、主持人。

《馬東的職場B計劃》,迴歸到職場問題根本,用馬東三十年來的經驗、洞察,爲各類職場問題精準把脈,提升你的認知與方法。

關於喜馬拉雅:

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