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喝慣了普洱的人,爲什麼覺得白茶澀?

前兩天,一個喝普洱的老茶客,買了2016年的白露餅《蝶戀花》。

回去泡了一碗,迫不急待就來找我反饋信息。(小茶茶事的茶友,跟村姑陳一樣,看到好茶都是急不可待型)。

他說,這白茶,香氣不錯,耐泡度也好,茶湯也飽滿,就是怎麼我喝到尾巴上,感覺有點澀呢?是不是我的舌頭不適合喝白茶?

嗯?怎麼會澀?這可是零差評產品,都要斷貨了。

耐心地跟這位大哥溝通,從用水,到用器,到投茶量,到出水時間.....

最後,這位大哥說出了原因:我是按照普洱的泡法,泡的白茶。我泡普洱的時候,投茶量是10克,泡白茶也投了10克,看來是投得太多了,纔會澀。

呃,真相原來如此簡單。

投10克白茶?!茶湯還只是澀,不發苦,那已經很不錯了,說明原材料和工藝都是一等一的好。

看來,和這位普洱老茶客一樣,用普洱的方法在沖泡白茶的,大有人在。

160毫升的大蓋碗,投10克普洱茶,泡出來是什麼味道,我不知道。但如果是白茶,這樣泡,那肯定是味道怪異的,不是苦,就是澀,最恐怖的,就是又苦又澀,根本不能喝。

也許,喝過了這種用超標白茶泡出來的高濃度的白茶湯,第一次喝白茶的朋友,還會做出誤判,以爲白茶就是這個味道,以爲自己不適合喝白茶,從此放棄白茶。

確實,喝標準投茶量和標準水量泡出來的高山白茶,是一種享受。而用超標水量和超標投茶量泡出來的白茶,那簡直就是在經歷一場海嘯。

因爲不會泡白茶,喝了這種恐怖的茶湯,從而對白茶產生誤解,繼而放棄,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爲了避免更多的朋友,把別的茶類的沖泡方法,簡單套用到白茶上,泡出難喝的茶湯,村姑陳還是把白茶的沖泡要領,再寫一次。

白茶沖泡要領一:用水

沖泡白茶,一定不能用自來水。大家都知道,城市裏的自來水,含有那個啥啥啥,容易與白茶中的啥啥產生反應,生成不好的口感。

在山上,茶農都是用山泉泡茶,又香又甜,絲絲沁涼。

我們在城市裏,不能從水龍頭裏取到山泉水,那麼,如果有條件,可以開車到郊區去打山泉水,井水,也照樣甘甜。

或者,去超市買桶裝純淨水、礦泉水。

原先,很多茶友們用某大牌的礦泉水,然而,村姑陳發現,有小部分茶友,用了這個大牌的礦泉水,泡出來的茶也一樣苦澀,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掌握不好泡茶的方法,還是慎用這個牌子的水。

爲了給大家找到新牌子的泡茶用水,村姑陳當了一個月的小白鼠,最終發現,某牌的純淨水,某牌的蒸餾水,泡茶也很適合,價格還比某大牌礦泉水更實惠。

爲了不被當成廣告,在這裏就不寫這些水的品牌了,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私下找我。

白茶沖泡要領二:用器

關於白茶沖泡的工具,再三重複,只能是白瓷蓋碗!!!

白瓷,薄,散熱快,不容易燙手。白瓷,毛孔小,不吸香吸味,不影響香氣和口感。

蓋碗這種器形,瀑布狀出水,水像瓢潑大雨一樣傾瀉而下,又快速又迅捷,不致於讓高溫悶壞茶湯。

蓋碗的頂蓋,能阻住上行的水蒸汽,讓水蒸汽裏的芳香醇,凝結在蓋上,再下沉入碗裏。

這樣的設計,既方便了我們從蓋子上聞到茶的香氣,還不會致使香氣散發,通過氣流的下沉,讓香氣更多地落入水中。

用茶壺泡茶,聞不到蓋香,只能通過喝茶湯聞到湯裏的香氣。而用蓋碗,則可以從蓋子上聞到茶的香氣。

若茶壞了,也可以先通過蓋子聞到茶的氣味,如果發現變味了,便不必再喝這茶湯,避免了喝到變質的茶湯,影響腸胃健康。

白茶沖泡要領三:投茶

投茶量,決定了茶的口感。

投茶量,是恆定的,是有比例的。

比如,標準蓋碗120毫升,投茶量5克。那麼,160毫升的蓋碗,就要投6.6克的茶,口味重的,直接上7克。

但是,如果拿着120毫升的蓋碗,投3克,會怎麼樣,當然是淡啊。烏龍的是,出現這種情況,有的人偏不認爲是自己投茶量少了,反倒是認爲白茶太淡,白茶品質不好。

還有像前文提到的普洱茶友那樣,拿160毫升大蓋碗,投10克白茶,濃得發澀,也是非常不符合標準的泡法。

白茶沖泡要領四:出水

出水時間太長,也是茶泡得不好喝的一個硬傷。

有時候你邊泡茶,邊跟朋友聊天,聊過頭了,水悶在蓋碗裏兩三分鐘才倒出來,一喝,苦、澀。

有的朋友,從喝普洱過來的,習慣了坐杯,泡白茶時也一樣悶杯,悶1分鐘才倒出來,那個澀感,能讓舌頭起一層均勻的褶子。

喝完對白茶的印象分大打折扣:白茶怎麼這麼澀!不好喝。

白茶在嗚咽,我比竇娥還冤。

要想白茶泡得好喝,一定要出水快。從注水結束,到端起蓋碗出水,中間的間隔不超過5秒鐘。超了,便會超速、過量釋放出咖啡鹼,讓茶變味,變得苦和澀。

茶好不好喝,跟茶的品質有關係,也跟沖泡用的水、泡茶用的工具、沖泡的手法,息息相關。

水不好,工具不對,泡法錯誤,自然泡不出好喝的茶來。

如果因爲這樣,便誤會了一泡好茶,那真是很遺憾的一件事——因爲沒有掌握正確的泡法,而和好茶失之交臂。

爲了避免這種遺憾反覆出現,請大家好好學習泡茶吧。

讓一泡茶在自己手裏完美釋放,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嗎?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