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項羽走投無路,自刎而死,漢將王翳得了項羽的頭顱,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到項羽身體的一部分,這些人拿着項羽屍身的一部分,回去後爲此都被封了侯。也就是說,項羽雖然是自刎而死,但他的屍體是被肢解了。大英雄項羽謝幕了,留給我們千年的想象、遺憾和話題。……

在漢四年八月,項羽已經發現自己孤立無援,軍糧極度匱乏了,韓信佔領了齊國,夥同彭越經常進兵攻打項羽的糧道,彭城也被灌嬰拿下。項羽自覺不支,對局勢很恐懼。根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這時,劉邦先派陸賈去求和,項羽不聽,又派一個叫侯公人去,項羽才答應了。雙方約定以鴻溝爲界,以西歸劉邦,以東歸項羽。爲啥項羽支持不下去了,卻是劉邦要主動求和呢?按照史書記載,原因很簡單,項羽手上有劉邦需要的人,這就是呂太公和呂雉。在以前的戰爭歲月,劉邦曾兩次去沛縣接家裏人,但只把兒女找到了,老爹和老婆都被項羽抓了。現在劉邦要把兩人換回來。劉邦在自己取得巨大戰略優勢的情況下,願意以鴻溝爲分界線,和項羽平分天下。這也許再一次說明,劉邦其實是一個很看重家人、親情的人。

從這個約定看,項羽獨霸天下是不可能了。雖然表面上看,是劉邦主動找項羽的,但大家心裏都清楚,實際上,是項羽簽下了城下之盟。項羽和劉邦簽完約,把劉太公和呂雉還給劉邦,他就撤兵了。雖然他撤兵了,但也沒逃過劉邦的追殺。在張良的慫恿下,劉邦率領大軍,尾隨項羽而來。漢六年(公元前202年)十月,項羽沿着鴻溝向滎陽的東南方向撤軍。這時候,彭城已經被劉邦的部隊佔領,他不可能再向東回彭城了,只能向着江東的方向奔命。當到達陽夏這個地方,項羽的大軍被漢軍追上。在《樊噲列傳》中,記載了“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漢軍取得了一個小勝利。楚軍繼續南撤,到達固陵後,楚軍反擊,漢軍則被打得大敗。按照史書記載,劉邦被打敗的原因是,韓信和彭越的援兵沒有到達。當然,更可能的原因是,楚軍急了,搞了一個絕地反擊。

漢軍無法打敗楚軍,沒辦法,只能築起高壘,和楚軍對峙。這時候,張良對劉邦說,“就這麼對峙也不是辦法,你應該趕快給韓信和彭越分封土地,讓他們死心塌地地和你一起打項羽”。當時,彭越名義上還是魏國的國相,韓信雖然是齊王了,但以前我們說了,韓信這個齊王的封地還沒有確定。爲了讓這兩個大佬出兵幫助自己,劉邦封彭越爲梁王,並明確了他們的封地。韓信和彭越這兩人看到真實的好處送上門了。大概是因爲他們缺乏可以用來造反的基本團隊,所控制的嫡系也不多。此時,項羽敗勢已現,以前還希望用項羽牽制劉邦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如果這時候,不跟着劉邦與其看着劉邦滅掉項羽,劉邦打敗項羽,必然不會放過他們,想到此,這兩人接到封王的文書後,馬上帶兵,前來支援劉邦。

之後,項羽的楚軍繼續向南到達陳縣,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淮陽縣。在這裏,劉邦彙集各路大軍,進攻項羽。具體地點,史書說是在陳下,也就是陳縣城牆以外。按常理推斷,應該是在陳縣以東,因爲鴻溝是在陳縣的以東,項羽是沿着鴻溝以東南下的。垓下之戰拉開序幕。可是,至今,我們對這麼著名的戰役,究竟發生在哪裏,卻衆說紛紜。《高祖本紀》、《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黥布列傳》、《彭越列傳》均是是在垓下會攻項羽。可是,根據《靳歙列傳》的記載是,“還擊項籍陳下,破之”。《樊噲列傳》記載,“圍籍於陳,大破之。屠胡陵”。《滕公列傳》記載,“復常奉車從擊項籍,追至陳,卒定楚”。《灌嬰列傳》記載, “從擊項籍軍於陳下”。對這些一線的戰將記載,從未提到過垓下這個地方。

按照傳統的看法是,垓下在安徽省靈璧縣境內。既然如此,那麼有一種說法就是,當各路人馬會攻項羽的時候,打了兩次大戰,第一次是陳下之戰,最後的決定性戰役是垓下之戰。這麼說,表面上是可以講的通的,但如果細分析,卻好像也說不過去。第一原因是,劉邦等統帥級人物不可能和一線作戰將領分別打兩次戰役。既然說打了兩次大戰,爲什麼在在劉邦、項羽、韓信、黥布、彭越的列傳中都未提到“陳下”,難道說,在陳下和項羽作戰的僅僅是樊噲、靳歙、夏侯嬰等將領麼?劉邦、韓信等統帥們都沒來麼?顯然,說在陳下之戰中,沒有統帥,只有將領,是完全講不通的。更何況,《史記》記載中級將領的作戰,很多都是從戰功簿上摘抄的,可信度可能更高一些。

第二原因是,項羽很難突破在陳下的漢軍包圍圈。學者辛德勇認爲,當時項羽實際上已經被漢軍包圍在了陳縣附近。英布以前被項羽封爲九江王,後來叛變,投靠劉邦。早在漢四年七月,劉邦立英布爲淮南王,之後,英布利用自己在九江國的舊勢力,一直在搞一些策反和瓦解工作。漢六年十一月,劉賈渡過淮河,圍困了壽春,派人誘降了在那裏鎮守的楚國大司馬周殷,英布大概同時也來到這裏,周殷帶着英布原來的部署,和英布、劉賈北上圍攻項羽,在路上屠滅了城父(在今天渦陽縣以北)。這麼看,從地圖上看,項羽如果從陳下之戰結束後,向西南跑到靈璧縣的垓下,要經過城父這個地方。顯然,這裏已經是漢軍的地盤,如果從這裏經過,應該有人阻擊,但《史記》裏並沒有記載在這條路上發生過阻擊戰。也就是說,項羽很難從陳下這個地方率領大軍撤出了。

如果項羽率領小部隊從這裏殺出去還是有可能的,畢竟人少,漢軍即使想阻擊,也不容易找到他們的行軍路線。可是帶領10萬之衆,向西南撤軍,不發生激戰是很說得通的。因此,也許所謂的陳下之戰就是垓下之戰了,或許可以理解,垓下就是在陳縣附近一個不知名的小地方。

當劉邦大軍把項羽圍困在垓下或者說陳下,項羽在這裏上演了霸王別姬,至今讓人喟嘆。 大家非常熟悉“霸王別姬”。根據《項羽本紀》的記載,在被圍困後,一天晚上,項羽聽到外面到處都在唱楚歌,大喫一驚,就問,“漢軍已經把楚地都攻佔了麼,爲什麼漢軍中有這麼多楚人呢?。當時,項羽腦子裏已經充滿了絕望,身心疲憊,聽見楚歌,就認爲劉邦盡佔楚地,有點驚魂失魄的意思。其實,劉邦軍隊中有很多楚軍,也沒啥奇怪的,劉邦本人就是楚國人,南征北戰期間,他的基本班底裏楚國人肯定不少,再說了,這麼多年征戰,從項羽那裏投降過去的人也不會少。項羽應該知道這些,聽到楚歌就喫驚,有點小題大做。

大概是因爲受到楚歌的影響,他的心情極爲苦悶,夜裏起來,就讓虞姬跳舞,自己在一旁唱了一首短歌,大家都會背的。《項羽本紀》是這樣記載虞姬的,“有美人名虞,常幸從”。從字面上理解,這個女人叫虞,姓什麼不知道,《史記集解》認爲,有人說她就姓“虞”,但名字叫什麼不知道。按照傳統理解,他應該姓虞,後世那些叫“美人”的姬妾是君王身邊那些被寵幸女人的名號,性質和“貴妃”類似。那麼,這個女人應該叫虞美人是比較合適的。大家知道,在一天夜裏,他趁着夜晚,率領800騎兵,向南,渡過淮河,向江東逃跑了。過淮河後,所率領的人馬減少到了100多人。但走到陰陵縣這個地方,他迷路了,問一個老漢,老漢給他指的路,讓他往西走,使他陷入泥沼之中。等他折回來向東時,在東城被漢軍數千人包圍。按照常規理解,東城就在今天安徽定遠縣境內。我們理解項羽在東城被包圍,可不是在東城的縣城裏,應該是在東城縣域某個地方,也許是偏南距離長江比較近的某個地域。

項羽晚上突圍的時候,漢軍不知道,天明後,才發覺有一支騎兵向南跑了。劉邦派灌嬰帶着5000騎兵追擊。等到了東城,把項羽圍在了一個小山包上了。《漢書》記載,這個小山包就是潰山。這名字大概也和項羽從這裏突圍有關係。當時,他派身邊的只剩下的28個騎兵,分成四隊從四個方向突圍。按照《史記》記載,項羽這麼做之前,還說要斬將奪旗,發誓必殺漢軍一個將領,以證明自己失敗不是自己無能,而是老天亡他。後來還真成功了。有些研究者,比如學者馮其庸認爲,項羽在東城就沒走成,最後在這裏自殺。有些人認爲,他這次突圍還是成功了,到了長江邊,準備過江。

按照《史記》記載是這樣的。可是,《史記》對項羽在江邊說的話,記錄得真真切切,一個疑問出來,誰在當場做了記錄呢?按照正常理解,漢軍圍上來後,項羽自刎,其他部署也都應該被殺,既然被殺,項羽臨死前說了什麼,誰知道呢?是不是後世人按照項羽的性格和當時的處境杜撰的呢?大概這個可能是有的。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刎而死,漢將王翳得了項羽的頭顱,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到項羽身體的一部分,這些人拿着項羽屍身的一部分,回去後爲此都被封了侯。也就是說,項羽雖然是自刎而死,但他的屍體是被肢解了。大英雄項羽謝幕了,留給我們千年的想象、遺憾和話題。

項羽用什麼辦法一夜間屠殺盡二十萬投誠的秦軍

2000多年前,20萬秦軍降卒一夜之間被項羽的軍隊坑殺殆盡。坑殺之處據說就在今天的義馬二十里鋪一帶,1912年,修建隴海鐵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遺址是一個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的土坑。風蝕雨淋,漸漸頹敗,周圍生長着青翠的莊稼和白楊。不過,在河南文物分佈地圖上,並沒有對這個遺址的官方記載。在2000多年以前,這塊土地真的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嗎?

殘暴的殺戮

公元前206年,收復了六國舊地的項羽,率領60萬大軍開始向秦地進發。在這支進攻秦朝大本營的軍隊裏,就收編着剛剛投降的20萬秦兵。當部隊行至新安古城安營紮寨時,在軍營中流傳的“小道消息”,卻引發了曠古罕聞的大屠殺。

西北大學歷史系徐衛民教授告訴記者,新安古城上演的驚天悲劇,距離百里之外秦白起坑殺40萬趙軍,僅隔54年。

只不過這次施暴者是曾經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國兵士,他們用同樣的方式,把秦軍當年的暴虐還給了秦軍。

根據史書記載,投降的秦軍在路上受到了隨意虐待,我們無法揣測降兵當時的心態,爲了保命,他們或許只有忍辱負重。可是當隊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馬上就要西出函谷關,秦軍將士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

《史記》項羽本紀描述這段歷史時說,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這些投降的秦軍既擔心項羽勝利,他們自己成爲引狼入室的秦奸;又擔心項羽失敗,秦朝會把他們的父母妻兒全部殺掉。所以抱怨自己的主將是難免的。但是這些悄聲的議論,並沒有逃過楚軍的耳目。

《史記項羽本紀》說:“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項羽得到報告後,就找來英布、蒲將軍商議,最後3人拿出意見,認爲“軍隊裏秦兵衆多,如果入關後不聽指揮,或者臨陣倒戈,那麼取勝就非常困難,不如及早殺掉,以免後患”。於是,“楚軍夜間突然動手坑殺秦卒20餘萬人於新安城南。除將領章邯、司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活埋。”

關於這場殘暴的殺戮,史書沒有詳細記載。

不過要殺20萬手持武器的兵士,難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難來臨,恐怕沒有人會甘心束手就擒。所以,在坑殺秦兵降卒之前,項羽應該是設計了一套計謀來矇蔽兵士的。歷史研究者推測,降兵必須首先被集中起來,去做一件事,這件事或許就是挖坑。在新安古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裏,秦兵降卒被六國的兵士驅逐着挖坑。當然,或許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被勝利之軍欺負慣了而逆來順受的秦軍降兵,忍氣吞聲的按照楚軍的吩咐,開挖大坑。當大坑開挖到兵士無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監督他們幹活的六國士兵,突然變得猙獰起來。無數的長矛鐵槍對準坑內的軀體,瘋狂地刺殺,鮮血和泥土、哀號和悲鳴、求饒和怒罵交織着,一場慘絕人寰的血腥,就在我們目光無法企及的地方蔓延開來。

坑中挖出大量人骨

今天的“楚坑”遺址,在當地被稱作“萬人坑”。坑的南面,是發源於陝縣境內的澗河,坑的北面則是土嶺和李杏灣村,東西爲平地。記者翻閱義馬和澠池縣誌發現,“萬人坑”遺址右面原來還有一座白龍廟和一口八角青石井。1912年修建隴海鐵路時,它們全部被毀,原貌不復存在。

可是,歷史的發現和巧合,往往就在這樣的毀壞和重建中生成了。當修建隴海鐵路的工人在李杏灣村施工時,深入地下的鐵鎬卻從土中挖出了累累白骨。當地的地方誌記載,這就是歷史上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的遺址,只是此時軍閥混戰,遺址並沒有得到繼續挖掘或保存。

河南大學歷史學院有關專家說,直到上世紀70年代,農民在坑內平整土地時,還常常挖出大量人骨。

如今又是很多年過去了,楚坑雖然風蝕雨淋,其勢頹敗,而規模卻依舊清晰可辨。它完全掩映在高大的白楊和蔥綠的麥田當中,同遠處幾家散落的農家小院一樣,守候着一派清新的田園風光,任人如何想象,都無法把它與20萬秦兵降卒的葬身之地聯繫起來,拼接出屍骨鐵矛、悲叫連天的殺戮年代。

但是,歷史畢竟來過。只是,它真的發生在這個叫“萬人坑”的地方嗎?

根據史料記載: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的地方,是新安古城千秋鎮,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人們通常所說的位於新安以南的楚坑,也是指的這裏。《括地誌》說:“漢新安縣城,即坑秦卒處。”同樣的說法在《史記·項羽本記》中也有記載,說“楚軍夜擊坑秦卒20萬於新安城南”。新安古城就是今天的義馬二十里鋪村西李杏灣村。

不過記者從地方史志辦公室瞭解到,彼時的新安,並不是今天那個自隋代重建的新安縣城,而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設立的縣治。新安古城位於新城東北方向,二十里鋪村下石河一帶,西距澠池13公里。呈長方形存在的古城遺址,東部邊緣大部分被澗水淹沒了,考古曾經發現地下夯實的城牆土層,同時存在的,就是那個裸露在地面的、經歷過若干風雨的“楚坑”。

斗轉星移,時空變幻,歷史早已經歷若干次輪迴。那座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被稱爲“楚坑”的遺址,在二十里鋪附近居民的眼裏,只是收藏了無數遊魂的“萬人坑”,很少有人去考量,2000多年前,它是否真的見證了一場暴虐的屠殺?

歷史無法忘卻

不過無論如何,歷史是不應該忘記的。

殺人如麻的項羽,骨子裏始終燃燒着征服的慾望,面對不服氣的降兵,他不可能再賦予其兵器,與自己的軍隊重新來一場廝殺,唯一的方法是讓他們徹底滅亡。那些投降的兵士,命運註定是被放逐的,只是他們不會料到,從他鄉到他鄉,歸宿卻在坑中。在他們中間,或許有人想過,再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穿過崤函故道,回到故里。可惜大禍突降,沒有人能夠逃脫。

一層層屍骨堆砌、血淚覆蓋的秦兵降卒被塵土掩埋之後,那些連綿不斷的嚎叫,也在瞬間消失了。時光倏忽千年,項羽及他所“製造”的楚坑,以及裏面所掩藏着的殺戮和血腥,都結成了歷史的疤痕,供歷史學者無窮無盡的尋覓和追蹤。

舊時的悲鳴飄渺蒼茫,今日的和風平靜流淌。

在無聲無息掩映在郊野之中的“萬人坑”遺址上,據說唯一讓人心驚的是夜晚偶爾閃現的磷火,那些從腐爛的屍骨中分解出來的氣體,總是不經意間懸浮在地面之上,並隨着氣流淡淡地飄移。公元759年,大詩人杜甫途經這裏,留下“項氏何殘忍,秦兵此處坑。愁雲終古在,鬼燦至今明……”的詩句。

而今天,幾乎不會有人在夜裏專門去看那裏的磷火。這個早已風平浪靜的所在,在剛剛到來的春天裏,生長出了鮮豔的桃花,還有碧綠的麥苗、高大的白楊和金黃色的油菜花。遠遠近近的村莊,都籠罩在油畫般的色澤之中。一瞬間,幾乎讓人忘卻,這裏曾經埋藏着讓人心驚膽戰的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