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題材的電視劇近年再次熱播。前期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軍師聯盟》吸粉無數,而如今《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也憑精良的製作與扣人心絃的劇情大博眼球,劇中由王陽明飾演的軍師郭祭酒號稱"七語玄機謀功論,三分逍遙觴中悠"。那麼歷史中的郭祭酒到底是何等才俊,讓我們一起翻閱史書來了解一下吧。

看熱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祭酒已死,再讀鬼才郭嘉

郭嘉(公元170-207),字奉孝,漢族,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傑出的謀士,爲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卓越功勳,官至軍師祭酒,洧陽亭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看熱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祭酒已死,再讀鬼才郭嘉

郭嘉出生地潁川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一帶,此地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人才庫。當時爲各路英豪出謀劃策的謀士, 十之六七出於此地。

郭嘉少年時便被稱爲姜太公轉世,人稱"小太公"。

看熱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祭酒已死,再讀鬼才郭嘉

190年,21歲的郭嘉投奔袁紹,被厚禮待之,卻僅用數十日便看出袁紹非成大事之人,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候毅然離開,可見其非凡的勇氣與眼光。

196年, 在家賦閒6年的郭嘉經好友荀彧推薦,被曹操十里相迎,共論天下大事。這次會面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此時,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論》,並指出謀士最關鍵的素質不是佈局周密,而是臨場應變。曹操聽完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 必此人也",郭嘉也大喜過望地說"真吾主也"。從此,郭嘉官拜軍事祭酒,爲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 忠心效力。

看熱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祭酒已死,再讀鬼才郭嘉

198年9月,建議曹操破彭城,困下邳,殺呂布。

199年曹操不聽郭嘉建議,在"曹劉煮酒論英雄"之後放走劉備,後悔不已。從此之後,曹操對郭嘉言聽計從。

看熱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祭酒已死,再讀鬼才郭嘉

200年,曹操前方在官渡與袁紹相持不下,後方有劉備、孫策之患。郭嘉提出"袁紹優柔寡斷, 劉備人心未歸,可舉師東征", 結果大破劉備, 俘虜了劉備妻子及關羽。同時,郭嘉預測"孫策剛吞併江東, 衆多英雄豪傑被其所殺,其必然死於刺客之手"。後來,孫策果然因三名刺客爲主人報仇中毒箭而亡。曹操因此解除後顧之憂,贏得官渡之戰。

203年,官渡之戰勝利後,曹軍奮起直追袁紹兒子所率殘部,郭嘉卻力排衆議, 建議退兵。他分析"袁紹的兒子一定會爆發內訌",建議曹操向南佯攻以待其變。果然, 袁軍生變,曹操乘機揮師北上,連戰連捷,大破袁軍。看熱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祭酒已死,再讀鬼才郭嘉

207年, 袁尚逃入烏桓,曹操擔心其在北征烏桓之時劉備會在背後發難。郭嘉又提出不同於他人的見解"明公你儘管放心北征,劉表提防劉備,定不會讓劉備發難,現在雖然是虛國遠征,但一勞永逸,成功之後就再也沒有後患了"。曹操茅塞頓開,立刻進兵遼東,奇襲烏桓,俘虜了20餘萬人。郭嘉又進言"兵貴神速,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後來,這一戰成爲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 的經典戰例。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徹底平定北方,統一黃河以北地區。

同年,郭嘉因操勞過度, 患病去世,一代曠世奇才如流星般隕落了。

看熱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祭酒已死,再讀鬼才郭嘉

有史學家說, 郭嘉是幸運的, 只有曹操這種雄才大略的人, 纔敢於使用郭嘉這類藐視禮法的人,並把他引爲"知己",稱爲"奇佐"。郭嘉在曹操集團中的重要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每逢軍國大事, 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甚至可以將曹操的戎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爲前後兩部分。郭嘉生前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在曹操剿滅呂布、消滅袁紹及其餘部的戰鬥中,郭嘉居功至偉。郭嘉死後, 曹操除在西北與馬騰、韓遂等草寇軍閥的戰爭中取得一些戰績外,基本上處於停滯不前的境地。

正如劇中曹司空說“奉孝於我,不只是個軍師”,並在郭嘉墓前接連哀嘆“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