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罐茶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随即而来的是蜂拥而至的质疑声。一小罐茶叶能卖到48元人民币,这已经让人不解了,但最关键的并非这个,而是小罐茶的宣传口号。“每一罐都是‘大师手工炒的’,非常珍贵,4克只要48元。有8位大师在手工制茶,去年销量20亿元。”这句广告语貌似看不出问题,但是有些细心的网友却给他算了一算,最后计算得知,一位大师每天需要炒1466斤鲜茶叶,才能满足小罐茶的这个销量。仔细想想,这太难了,简直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20亿除以8,意思一位大师一年炒了2.5亿元,如果以每80g500元的售价计算,每位制茶大师每天需炒出220斤净茶……”齐叔低着头,仔仔细细地拿着手机计算着。

“算什么呢?那样认真。”王阿姨盯着齐叔看了许久,见他一直很专注。

“你是怕人家算错吗?齐叔。”小高也笑嘻嘻地说道。

不一会儿,齐叔终于有了答案,举起手机让大家看,“没错,是1466斤,看来大家算的没错。也是奇怪了,他们怎么能炒这么多茶呢?”

“所以说嘛,小罐茶涉嫌虚假宣传。有人更是给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智商税’,这样简单的算数我们还是会算的,但还是有些人愿意缴这‘智商税’的。”小高很笃定地说。

“其实,小罐茶引发关注,是从2017年开始的,当时一则小罐茶的广告竟然霸占了央视屏幕,而且随着互联网营销的同步展开,小罐茶迎来的却是懂茶人的质疑。而这一年,也是小罐茶的开业年。一年多过去了,2019年小罐茶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质疑。”老刁简要回顾了一下小罐茶,点到了它的发展总是与质疑相伴。

“可是谁知道炒茶是什么意思?”王阿姨问。

“我……不知道。”小高故弄玄虚,调皮了一下。

“不知道你搭什么腔。”齐叔斜看了小高一眼。

“还是我来说吧。炒茶是制茶的一道工序,好像是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步,目的就是利用微火将茶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主要手法有揉、捻等,从而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下来,它是制茶史上的一个大飞跃。随着科技和机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茶改用机器炒茶,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机器炒茶与人工炒茶还是有差别的。因为人工炒茶拿捏有度、火候适当,炒制的的茶叶口感清纯且完整、鲜亮,如果是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制茶大师,炒出茶的品质就更高了,所以小罐茶会利用八位制茶大师来营销,也是有理由的。”老刁娓娓道来,告诉大家炒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哦,怪不得了。”王阿姨若有所悟。

“4克就要48元,这也太贵了吧。”王阿姨很是惊讶。

“别那么惊讶,是你自己想错了,小罐茶从一开始就不是为我们这些人量身打造的,它是一款高端产品,是富贵人群或者是爱面子的人享受的奢侈品。”小高一本正经地说。

“你说什么?本来就不是让我们喝的?”王阿姨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张得老大。

“可以这么说。虽然小罐茶的创始人杜国楹曾表示‘最烦别人叫我营销大师’,但他确实是最成功的‘营销大师’,曾经创造了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钛金手机、小罐茶等多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每一款品牌都曾在电视上无限次地循环播放,以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加深印象,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我们熟知的‘爆款’。小罐茶是在这两年精心打造现象级爆款产品,方法如出一辙,当然了,效果也十分明显,成为了一个拿出去有面子的价值产品、身份象征,什么名师设计,什么大师制茶都是他的营销概念,都是一个将小罐茶放大的噱头,也就是说小罐茶卖的就是营销。反倒是拿他来‘喝’的人,更像是傻子了。”老刁一语道破天惊,直接说明小罐茶的营销之法。

说小罐茶价格虚高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大众化茶品的消费者。对于那些拿小罐茶送礼、图讲究的人来说,1克12元的价格还真不算贵,因为他们看重不是茶,而是作为高端产品小罐茶背后那显赫的象征意义,一个属于奢侈品的清晰定位,从推出到现在,一直没变。只不过小罐茶在宣传的过程中,说得确实有点过了,不要等到大家开始质疑的时候,才极力解释,即便真的是标准化生产,误导的事实已经形成了,言过其实也板上钉钉了。

最后只能说一句:宣传,我们要听“真话”,无论什么产品、任何时候!

图片来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