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镇怒江新苑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后,居民中有积极响应的,也有心存疑惑的。

干湿垃圾家里分开了,倒在桶里会不会又混在一起,白辛苦了?

志愿者站在垃圾箱房边上有啥实际效果?

面对各种怀疑和猜测,怒一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做法是:数字上墙头、照片挂橱窗。从“吸睛”到“吸粉”,让更多居民从关注到参与,成为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粉丝”。

新时尚志愿者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改造后的垃圾箱房

党建引领让“垃圾分类”落地开花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建于1997年的怒江新苑是一个商品房与售后公房混合的小区,270多户居民中有50多名党员。

不少党员在社区垃圾分类党员动员大会后提出,尽快在本小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并表示愿意成为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居民区党总支因势利导,制定了每天2次,每次1小时的志愿者工作方案,并迅速在党员、楼组长中招募成立了由30多位成员组成的“怒江新苑”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在向全体居民发出“告知书”后,日前,“怒江新苑”垃圾分类开始起步,经过培训的志愿者正式“上岗”。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为推进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设有两个垃圾箱房,其中一个在去年更新后可放置240升垃圾桶12个。在固定时间段,每个垃圾箱房边上有两名志愿者和物业人员和居委干部一起,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疑惑不小觑,主动公开投放收运情况

推行垃圾分类后,湿垃圾收集量从开始时的每天一桶,很快增加到每天3-4桶。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许多居民一改多年习惯,主动在家进行干湿分离,在垃圾箱房前会主动和志愿者招呼“已经分好了”;也有一些居民会不屑地说“分是分开装,车是一道去,大家白辛苦”,这也反映了部分居民的真实想法。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肖倩表示:

垃圾分类有明确要求,如果塑料袋分量超二成,有关部门就拒绝装运湿垃圾。我们把分拣、装运全过程拍摄下来,制成照片放在宣传橱窗让居民监督,以后还会通过社区公众号向更多居民公示,每天干湿垃圾装运量也要上墙。从“吸睛”到“吸粉”,情况越透明,参与度就越高。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会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新时尚新习惯,要做的还有很多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要改变几十年形成的习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党小组长谢家杨是个热心人。不仅照顾患病的岳母而且还主动为孤老邻居送医送药。听到垃圾分类需要志愿者后立即报名,成为怒江新苑垃圾分类实施后的“党员志愿者第一岗”。

好奇!普陀这个小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为何没怨言?

业委会主任裔庆华主动参与,总在规定时间到垃圾箱房边“转悠”,遇到志愿者临时有事就主动“补位”。业委会、物业主动为志愿者提供手套、口罩、钳子等物品。

新时尚成新习惯,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据了解,提高“绿色账户”刷卡率、提升主动分类垃圾比例、完善垃圾箱房相关设施等,都是怒江新苑即将继续推进的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