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鎮怒江新苑小區實行垃圾分類後,居民中有積極響應的,也有心存疑惑的。

乾溼垃圾家裏分開了,倒在桶裏會不會又混在一起,白辛苦了?

志願者站在垃圾箱房邊上有啥實際效果?

面對各種懷疑和猜測,怒一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的做法是:數字上牆頭、照片掛櫥窗。從“吸睛”到“吸粉”,讓更多居民從關注到參與,成爲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粉絲”。

新時尚志願者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改造後的垃圾箱房

黨建引領讓“垃圾分類”落地開花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建於1997年的怒江新苑是一個商品房與售後公房混合的小區,270多戶居民中有50多名黨員。

不少黨員在社區垃圾分類黨員動員大會後提出,儘快在本小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並表示願意成爲一名垃圾分類志願者。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居民區黨總支因勢利導,制定了每天2次,每次1小時的志願者工作方案,並迅速在黨員、樓組長中招募成立了由30多位成員組成的“怒江新苑”垃圾分類志願者隊伍。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在向全體居民發出“告知書”後,日前,“怒江新苑”垃圾分類開始起步,經過培訓的志願者正式“上崗”。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爲推進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小區設有兩個垃圾箱房,其中一個在去年更新後可放置240升垃圾桶12個。在固定時間段,每個垃圾箱房邊上有兩名志願者和物業人員和居委幹部一起,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疑惑不小覷,主動公開投放收運情況

推行垃圾分類後,溼垃圾收集量從開始時的每天一桶,很快增加到每天3-4桶。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許多居民一改多年習慣,主動在家進行乾溼分離,在垃圾箱房前會主動和志願者招呼“已經分好了”;也有一些居民會不屑地說“分是分開裝,車是一道去,大家白辛苦”,這也反映了部分居民的真實想法。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肖倩表示:

垃圾分類有明確要求,如果塑料袋分量超二成,有關部門就拒絕裝運溼垃圾。我們把分揀、裝運全過程拍攝下來,製成照片放在宣傳櫥窗讓居民監督,以後還會通過社區公衆號向更多居民公示,每天干溼垃圾裝運量也要上牆。從“吸睛”到“吸粉”,情況越透明,參與度就越高。垃圾分類的實際效果會吸引更多居民參與。

新時尚新習慣,要做的還有很多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要改變幾十年形成的習慣,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黨小組長謝家楊是個熱心人。不僅照顧患病的岳母而且還主動爲孤老鄰居送醫送藥。聽到垃圾分類需要志願者後立即報名,成爲怒江新苑垃圾分類實施後的“黨員志願者第一崗”。

好奇!普陀這個小區的垃圾“越來越多”,居民爲何沒怨言?

業委會主任裔慶華主動參與,總在規定時間到垃圾箱房邊“轉悠”,遇到志願者臨時有事就主動“補位”。業委會、物業主動爲志願者提供手套、口罩、鉗子等物品。

新時尚成新習慣,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據瞭解,提高“綠色賬戶”刷卡率、提升主動分類垃圾比例、完善垃圾箱房相關設施等,都是怒江新苑即將繼續推進的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