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的興起褒貶不一,這幾年的滴滴當數其中,網約車是一種新興出行方式,從最初的出租車擠兌私家網約車到網約車成爲出行方便之選,再到網約車司機素質低下導致殺人,再到網約車的車主因“無營運證”自殺等現象,小編在頭條上看到這類消息時總想寫點什麼,今天,小編就以自己的觀點寫一寫,不敢苟同,只是個人見解,各位看官也不要上綱上線。

網約車的“痛”!滴滴懸賞100萬緝兇到關閉平臺自查一週

滴滴下線一週整改

網約車對出租車的影響分析

最開始時,網約車的興起,出租車是拒絕的,因爲出租車行業中,在過去可能給大家的印象是,喜歡繞路,不打表計價,拒載等現象時有,原因是,過去,出了公交車,就只有出租車是合法營運,對於出行,許多人沒有可選項,導致這些現象的發生也不奇怪,因爲缺乏竟爭,缺乏服務比對,所以坐地起價等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到底網約車對出租車有什麼衝擊呢?訂單量減少?不!我們過去都在抱怨,很久都等不到出租車,因爲過去我們坐出租車,只能站在那裏等,無法預知周邊有無車輛,有時等半個小時也沒有一輛車,而不是有空車沒人坐,可以說出租車是拉不完的客,只是看他們願意拉不,一個城市的出租車數量是有限的,對於一些二三線城市,出租車就更少了,所以出行是非常困難的,最近也坐了一回出租車,問及司機,現在出租車比過去拉客更方便了,而並不是部份地區所說的,對出租車造成了衝擊。

出租車司機說,現在通過滴滴接單的出租車,是0服務費的,按打表計價,而非出租車會收取10%-20%的服務費,其次是,出租車也可以接預約乘客,和通過APP查看周邊乘客數量,更合理的安排行程和接到更多的業務,尤其是夜班出租車生意更好,因爲夜間,滴滴平臺對網約車時間段有限制,再者,私家車晚上半夜都很少接業務,除非專職做網約車生意。

所以,經過幾年的實踐,出租車更願意接受這樣的服務模式,同時給出行帶來了更方便、更透明更快捷的出行參考,現在的出租車也很少坐地起價和不打表,以及拒載等現象了。

網約車司機素質低導致犯罪發生的分析

網約車的“痛”!滴滴懸賞100萬緝兇到關閉平臺自查一週

網約車比例

網約車的具體數量逐漸增加,在2018年3月份,有統計出網約車數量,滴滴佔了1.2億輛,這個比例非常大,1.2億輛車就說明有1.2億個網約車的車主,想想1.2億人中肯定會有素養參差不齊的,所以出現一定比例的犯罪行爲這也是客觀存在的,因爲這個數量太龐大了,正是因爲這樣,滴滴公司宣佈整頓平臺一週,也就是儘可能從某些方面,對車主更加細化的監管。

對於網約車,除了初次審覈其資質和身份以外,是否應該每單接單前都通過人臉識別來覈實,或者像出租車一樣,做一個卡片放在車上,通過滴滴APP打描二維碼進行識別車主身份(掃二維碼顯示車輛顏色、牌照、司機照片),這樣的話,是否可以避免使用別人的身份來開網約車?

車主因“無營運證”自殺分析

網約車的“痛”!滴滴懸賞100萬緝兇到關閉平臺自查一週

繳不起罰款跳樓的女車主

湖北襄陽一位女司機,因開網約車被運政部門罰款20000元后,索要車兩未果跳橋自殺,這樣的悲劇小編感到很悲傷,小編也坐過順風車和快車,但問及是全職還是兼職時,他們有的是兼職,對於順風車來說,他們跑的時候少,只夠保個油費,談不上賺錢,問及全職司機說,他們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一天純收入大約在150左右,但要不停的跑,如果一個車按報廢50萬公里來計,這其中的成本也不低,但賺的錢也並不多,這不是暴利行業。

對於各地(一些市縣)都出臺了各自地方的“網約車管理辦法”,可以說條款都不相同,個人辦理營運證可以說是門檻都不低,但是沒有辦理營運證的,被查處就得處罰10000-30000元罰款,而網約車又是被認可的合法平臺,車主每單需要向網約車平臺繳納服務費,所以,小編總覺得這之間仍不合適、也不科學,車主與網約車之間實際上是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乘客與車主之間只是一種出行,以安全到達即可。

對於網約車上出現事故時,有的保險公司以車輛是營運車輛拒賠也有發生。

對於這樣的問題,小編想到了,國家能否出臺相應的法律,營運證全國通用,標準由國家制訂,由網約車公司爲車主去申請,保險由滴滴統一爲車主購買,至於費用,應該權衡一下。

如果由網約車公司辦理這樣,那麼車主才更放心走在路上,乘客也可以更直觀瞭解安全性,做爲運政執法部門,網約車可以直接開啓一個查車通道,覈實該車是否具體以上資質。

我相信,網約車是健康的,也是適合現代出行的新方式,以上這些問題,也在不久會逐漸得到完善解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