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弓长

  抗战中有位新四军战将,被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恨得牙痒痒,曾发誓要在半年内活捉他。这位战将到底何许人?他就是徐向前称赞的“皖籍猛将”、粟裕麾下三只铁拳之一的开国中将陶勇。

  开国中将陶勇(原名张道庸)

  1.陶勇原名张道庸,陈毅说他名字“封建”,粟裕取谐音为他改名,连姓都去掉

  陶勇原名叫张道庸,安徽霍邱人,亲历了红四方面军发展壮大的过程。1938年下半年,张道庸到新四军工作,不久担任第二支队第4团团长。当时,在陈毅的领导下,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已挺进江南敌后,建起了茅山抗日根据地,并开始向江北发展。张道庸进至敌后,马上投入到与日军战斗中。

  1939年7月,张道庸率部埋伏于朱门附近,准备攻击日军碉堡。经过周密部署,他决定采用诱伏战术,将日军引出碉堡聚而歼之。眼看敌人进入埋伏圈,张道庸大喝一声:“打!”一阵密集的枪炮声后,日军被消灭过半。

  张道庸率先跃出,抡起大刀杀进敌军,日军很快被消灭。当粟裕看到得胜归来的张道庸时,称赞他道:好一个拼命三郎!

  此后,为了避免名字引起敌军注意,陈毅建议他改名,说“道庸,有点封建色彩,不好”。粟裕提议:干脆把姓去掉,取“道庸”谐音“陶勇”,一语双关。陈毅点头称妙,解释道:陶者,无忧也;勇者,无畏也!陶勇因此改名。

  1936年,24岁的陶勇从红军大学结业,任红9军教导师师长

  2.陶勇作战勇敢,日军发誓要“半年活捉陶勇,一年消灭新四军”

  1942年,东条英机到达南京,他此行的目的,是督促侵华日军总司令田俊六等彻底消灭苏中、苏北抗日武装。田俊六为邀功,向东条承诺:半年活捉陶勇,一年消灭新四军。随即,日军对新四军展开了疯狂的“清乡”行动。

  为粉碎日军行动,粟裕马不停蹄来到第四分区,一见陶勇就笑道:“祝贺你呀,你在东条英机那里挂了号,鬼子发誓要半年之内活捉你呢!”陶勇答:“他们注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陶勇后在海军任职

  来者不善,陶勇选择主动出击,一边打一边刺探军情,常常指挥部队在日伪军中灵活穿插、机动作战,时而深入敌后方袭击日伪军据点,时而于公路伏击敌人,使日伪军处处被动挨打,至1943年底,陶勇指挥部队共毙伤日军300余人、伪军1800余人,缴获枪炮近千件,攻克据点50余处,让日军闻“陶勇”而抖三抖

  这时,苏中军区在给陶勇的嘉勉电中,称他:“四分区反‘清乡’斗争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大事。”好笑的是,因“清乡”行动失败的田俊六等被调回日本,当初“活捉陶勇”之语不了了之。

  3.出任舰队司令: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抗战胜利后,陶勇先后参加了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到海军任职,从陆上猛虎变身海上蛟龙。

  1954年,一江山岛战役,华东成立前指,陶勇负责前指下设的海军指挥所,统一指挥海军部队,配合攻占一江山岛。陶勇指挥舰队猛轰敌人滩头工事,有效压制了敌人火力,登陆部队迅速抢登滩头,最终顺利解放一江山岛。

  次年,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10月,陶勇出任东海司令。当时,福建海面特务船活动猖獗,其中以“63号”炮艇最为突出,被称为“海上恶霸”。

  陶勇决定打掉这只猖狂的特务船。1959年2月,几经侦察,舰队击毁“63号”炮艇。消息传来,陶勇道:“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东海舰队最起码要确保东海无事!”

  陶勇和水兵一起操作海军舰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