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雖太過沉重,但人販子的嘴臉還是要撕開,以此提醒大家,加強防範。”

文 | 阿金 源 | 金融後花園(ID:jinronghouhuayuan),文中真實案例、配圖綜自網絡


之前,美國兒童安全專家肯尼斯 · 沃登(Kenneth Wooden)以前在遊樂場對孩子做過一個“如何拐騙小孩”的相關調查。

結果出人意料,拐騙一名兒童只需要35秒。


35秒!!!

這麼短的時間,也就是在你回個微信、打個電話、發個短信......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不見了。

現在,人販子的拐賣術都在不斷地升級、升級、再升級,都不是什麼用零食、玩具這麼簡單的了。

春節馬上來臨,人販子總會見縫插針,尤其愛在年終歲尾全國人口流動性大大增加的時候猖狂作案。

作爲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格外小心、提高警惕,千萬別讓“團圓”變成“離殤”!


拐走一個孩子只需35秒

有時候,我們總以爲這些離我們很遙遠,自己、身邊人都沒有遇到,就事不關己,漠不關心。

其實不然,有時候不是你的孩子不容易被拐,只不過是孩子沒有遇到人販子罷了。

近日,江蘇鎮江的一所幼兒園進行了一次“防拐、防騙演練”活動,由家長扮演“人販子”。

結果大大出人意料,“人販子”僅僅是用一些糖果、小點心、玩具,不到20分鐘成功騙走了46個孩子


很多家長感慨道,“自己在家時明明再三叮嚀過,不能跟陌生人走,女兒答應得很好。但實際上,孩子還是很容易被各種誘惑吸引。

《央視直播間》也曾經做過這樣的測試,50個孩子參加測試,或在兒童遊樂園,或在超市,就在獨自面對陌(Ren)生(Fan)人(Zi)的5分鐘內,其中42個孩子被成功拐走,平均每個騙子帶走7個孩子。

這個數據,讓每個家長都膽戰心驚不知所措。難以相信,平日裏信誓旦旦的答應了父母,孩子的防拐防騙意識還是如此的薄弱。

爲何會這樣?

據專家分析,幼兒是依賴具體形象記憶的,兒童心理學上稱這一階段爲“前運算階段”,是兒童認知的一個必經階段,多發生在2~7歲這個年齡段。

也就是說,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父母們說的那些 “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孩子在現實場景中其實是很難將其內化爲行爲準則的。

而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顯示,僅在2009到2012年中國一共破獲兒童拐賣案件11486起。

也就是說在我們國家,平均每天約有8個孩子遭到拐賣。

雖然國家這些年都在大力打擊“拐賣兒童”案,但這個市場一直都很火,據一些罪犯供述,一個小女孩的“市場價”是3~4萬,而男孩的“售價”是7~8萬,而且,年齡越小价格越高,有的男嬰都可以賣到12萬


正是這個市場的高利潤,才讓一些人鋌而走險。不僅僅在中國,兒童失蹤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

世道變壞,就是人的貪慾開始的。

這些人爲了利益、錢財,可以做任何違背良心的事,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枉顧他人死活,毀掉他人一生。

作爲家長,我們必須警惕,你忽略的安全教育,正是惡人賺錢的重要砝碼。




被人販子毀掉的父母

“孩子去哪兒了?孩子還好嗎?孩子還能被找到嗎?孩子...還活着嗎?......”

這是無數個被拐孩子的家庭,日夜追尋,最想知道的答案。

孩子失蹤,父母是何種心情?

看過電影《找到你》和《親愛的》的你,或多或少也許能夠體會。

電影《找到你》裏,姚晨飾演的媽媽 — —

下班回家後,發現新來不久的保姆,帶着女兒,毫無預兆地消失了。


她上一秒還是風光體面,叱吒職場的女強人;

可下一秒卻因爲孩子的消失,歇斯底里、徹底崩潰……


她完全垮掉了。


無論職場中的她是怎樣的,但在此刻,她只是一個母親,一個因爲孩子丟失而手足無措、徹底崩潰的女人。

電影《親愛的》裏,黃渤飾演的爸爸 — —

兒子被人販子抱走,瞬間音訊全無。


一個上一秒還笑着說,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精氣神兒十足的人;

下一秒因爲孩子的丟失,鐵骨錚錚的漢子,蹲在地上哭到喘不過氣。


此刻,他只是一個脆弱的父親。

而他整個的生活也都被毀了。


尋找孩子,成了他人生的唯一目標。

四處奔波、張貼告示、發傳單......哪怕希望渺茫,哪怕看不到希望,也絕不能放棄。

孩子被拐的那一刻,就是家破人亡的那一刻。


面對這樣的事實,哪怕再堅強的人,那一刻也會倒下。孩子就是父母內心最脆弱的地方,當那一道防線被打破,誰又能比誰堅強多少。

而作爲家長,最不能承受的是,孩子被拐之後將要面臨的悲慘情境。

是被好心人救下?被販賣到了窮鄉僻壤?還是被打斷雙腳淪爲罪犯的謀利工具?......

悲哀的是,現實往往比電影還殘酷,不是所有被拐孩子都能很幸運地被好心人救下,更多的是付出慘痛的代價。

想到這些,父母每時每刻無不是一種煎熬、心痛、愧疚,唯一的期盼就是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孩子。


爲此,有的家長,甚至不敢好好生活,因爲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在外面受苦,如果自己生活得好一點,就對不起孩子。

電影《失孤》中,劉德華飾演的父親 — —

苦苦尋找丟失的兒子十五年。

他變賣家產,跨越大半個中國,不放過任何一絲希望。


他捱打、被罵,衣衫襤褸,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可他還是每天低三下四給人發傳單,求每個人幫忙留意線索。

他說他害怕回家 — —

我在路上,纔會覺得對得起兒子。



可惜最終,他還是沒能找到自己的孩子。

這是絕大多數被拐孩子父母的真實寫照。

他們明知道找到的希望微乎其微,可他們還是選擇用一生去尋找。

這,就是人販子最可惡的地方!

他們偷走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摧毀了父母的一生。從孩子被拐的那一刻開始,就意味着,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摧毀,讓這些可憐的親人,只能在自責、思念、痛苦中煎熬度過餘生。


他們偷走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摧毀了孩子的一生,從此,他們的命運被徹底改變,無法回頭。



被人販子毀掉的孩子

被拐的孩子,都會遭遇什麼呢?

1、像電影《失孤》中那樣,大部分的被拐兒童會被人販子賣給其他的家庭收養,爲人子;


或是被當成童養媳。

但不得不說,這已經是被拐兒童中待遇最好的一類。

當然,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一些普遍缺乏法制意識的偏遠地區。有些家庭沒有生育能力,但他們需要傳宗接代,需要延續香火,於是便有了買孩子的想法。

2、他們中更多的是賣給黑廠當童工,永無天日,比如被曝光的“黑磚窯事件”;


又或者被非法組織挖去雙眼,割掉舌頭,打斷手腳致殘,然後被扔到街上去乞討,這就是傳聞中的“採生折割”。


3、有一些會被人販子培養成爲小偷和犯罪分子。

4、還有一部分被賣去國外當雛妓,或者直接被摘掉器官,失去生命。


這種遭遇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和《大叔》裏面都有提到,現實生活中也真實存在,看完都有一種深深的絕望感。


不管是哪種去向 — —

在我國,拐賣兒童都是重罪,畢竟這種泯滅人性的行爲是國家零容忍的。

不管是哪一種遭遇 — —

這對孩子的爸媽和家人來說,都是心痛至極的。

每一個被拐賣的孩子,都會成爲父母內心深處一道永恆的傷口,一種不能承受之痛!

很多家長丟失孩子後,或精神失常;或受不了沉重的打擊家破人亡。

電影《失孤》中,井柏然扮演了一個4歲時被人拐賣的孩子。

劉德華問他上大學了嗎?他說沒有,劉德華說你不好好學習啊?

他說,我沒有戶口,也沒有身份證,我沒有資格考試,也沒有資格結婚。


被拐賣的孩子,即使是“待遇最好”的那一類 — —

他們的人生也徹底被改寫了,而且沒有任何回頭路可以走。




人販子最新誘拐招數


永遠不要覺得這些離你很遙遠。

很多時候,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總是措手不及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拐不走的孩子”

這句話出自一位人販子的自白,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真切切的就發生在某個角落。

而或許就是現在,人販子的手正在伸向一個天真的孩子。

也或許就在這一刻,又一個孩子已經落入了人販子的手中。


據一組數據統計,中國每年失蹤兒童人口高達20萬,而找回率僅有0.1%,這還只是2013年的數據。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販子的作案方法也不斷升級、升級、再升級,拐騙方式新奇不斷,只有我們想不到的。

面對防不勝防、不斷翻新的拐騙孩子伎倆,作爲家長必須要有所瞭解,做到未雨綢繆、見招拆招,不給人販子拐騙的機會。

招數一:僞裝家庭矛盾,猖狂搶走孩子

真實案例:

曾有一媽媽帶孩子買菜,一陌生男人突然上前打了她一巴掌,嘴裏說:“孩子生病,你還帶出來”。

正目瞪口呆間,旁邊一老女人馬上抱着孩子往兒童車一放,說孩子病得厲害要去看醫生,旁人還以爲是家庭矛盾,就沒有理睬,媽媽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孩子被搶走。

拆招:

1.向路人求救時,找一個具體的對象。因爲人越多責任越分散,越不容易有人站出來。

2.與人販子對質,逼問對方說出孩子身上的胎記、家庭住址、出生年月、體重等。

3.儘可能地毀壞路人的貴重財物。比如摔壞路人手機、掀翻路邊小攤……這樣路人就不會置之不理,一定會攔下你和你的“家人”要求賠償。

4.記住人販子的外貌特徵和車牌號,然後將這些信息提供給警察。

招數二:賊喊捉賊,製造矛盾假象

真實案例:

一位爸爸帶着孩子在路上走,突然從他身後,跑過來一個陌生女人,伸手就要把孩子抱走。

這位父親立刻警惕起來,斷定這個人是搶孩子的人販子。


正當他想抱起孩子的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一旁的“路人”,突然全都湧向他,然後把他撲倒在地,毆打他。

不僅如此,這些人還一邊打一邊大聲叫喊:“抓人販子啦,人販子搶孩子啦!


很快,這幫人販子團伙,就合力把孩子搶走了。然後帶孩子上了一輛藍色轎車,從此不知去向……


拆招:

1.當第一時間發現是人販子時,一定要眼疾手快,迅速撤離。

2.若來不及撤離,立即大聲向鄰居呼救,最好是喊出鄰居的姓名,責任到人。

3.若還是寡不敵衆,一定要記住人販子的外貌特徵和車牌號,然後將這些信息提供給警察。


招數三:假裝“制服”人員,誘拐孩子

真實案例一:

有位媽媽說,有一天自己躺在沙發上快睡迷糊了,忽然聽到“砰”的一聲關門聲,看到原本在玩積木的孩子不見了,她趕緊追了出去,幸好把正要進電梯的孩子拉回來了。

原來是有個穿着“外賣制服”的叔叔讓孩子陪同下去幫忙取可樂。

真實案例二:

劉阿姨在醫院陪護自己的小孫子,凌晨時出去了一趟,結果一位穿“制服”的護士,趁機把孩子抱走了。

正巧要出醫院大門的時候,碰到了劉阿姨,劉阿姨覺得很奇怪,大半夜做檢查,於是跟着不放手。後來假護士看到事情不妙,想趁機逃走,被保安攔下,後報警。


△人販子喬裝成“醫護人員”,藉着檢查的名義把孩子偷走

拆招:

1.如今各類制服都能在網上買到,我們一定要經常提醒孩子,不能跟任何人走,哪怕是“制服”叔叔阿姨,比如醫生、護士、外賣人員等。

2.入院就醫時,請大家務必認清楚護士和醫生的樣子和名字,換班護士和醫生也要認清楚。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比如半夜做檢查,一定要引起警惕,看好孩子,以防被壞人鑽了空子。

招數四:假意向孩子求助,騙走孩子

真實案例:

2018年1月22日下午,年僅6歲的西安周至縣女童囡囡(化名)在上學路上被一陌生男子以“幫忙搬東西”爲由哄騙上了一輛順風車。

途中,該男子問了囡囡一道乘法題,囡囡卻一臉茫然地問“乘法是什麼?”

機智的司機馮師傅夫婦從兩人對話中發現端倪,及時與囡囡父親取得聯繫,警方纔在半路上截住了歹徒,成功救出了女童。


△順風車司機馮師傅

拆招:

1.大人找孩子幫忙,都是在耍流氓!告訴孩子:“一定不能理他,要快速走掉。因爲大人遇到問題,一定會找大人幫助,而不是找比他還弱小的孩子幫忙。”

2.讓孩子背熟爸媽電話,記住家庭住址。

招數五:故意逗弄孩子,趁機帶走

案例還原:

有個媽媽說,她帶着孩子在家附近的小廣場玩,有一個四五十歲的大姐很熱情的過來搭訕,說“這孩子真可愛,我抱抱吧。”

她趕緊抱着自己孩子藉口走開了,就看到那個大姐上了旁邊一輛麪包車不見了,這位媽媽說並不清楚那個人是不是人販子,但是剛纔那一幕非常後怕。


拆招:

1.一定不要讓陌生人抱孩子,哪怕是看上去很面善很慈祥的人。出門的時候如果有腰凳的使用腰凳,沒腰凳推車上也要繫好安全帶。

2.在路上走,也要防止被奪被搶。

招數六:跟父母混熟,趁機偷走孩子

案例還原:

貴州人趙麗跟老公都是上班族,婆婆在家帶孩子。

有一天,婆婆做家務,隔壁住的老鄉說要替她抱抱孩子,婆婆一邊開玩笑:“你是不是要把我家孩子抱走啊?”一邊把孩子遞給了這個老鄉。

1個小時之後,孩子和老鄉都不見了。

另一真實案例:

2017年12月17日,鄭州火車站附近,兩個孩子在父親眼皮底下被拐走。

人販子先是踩點跟孩子們混熟,然後又一次來跟孩子們提出買零食和玩具,姐姐覺得奇怪還告知了父親,但是父親忙着做生意,以爲是熟人,順口說了句“你去吧。”

就這樣,雙胞胎女兒被拐走了。


拆招:

1.除了自己的家人,哪怕是鄰居、老鄉、同事、朋友…也不要輕易把孩子交給他,尤其是剛認識的朋友,必須多留一個心眼。

2.生意再重要,也不如孩子重要。尤其在人流密集的場所更好留心。

招數七:在密閉空間裏騙取信任,誘拐孩子

案例還原:

有個媽媽自己帶着兩個孩子坐火車,然後坐在對面的人就很熱情的搭話,混熟了之後,趁這個媽媽又累又迷糊的時候,陌生人帶着兩個孩子說去餐車喫飯,然後誘拐走了。

旁邊的人還以爲他們是認識的,所以也沒有阻止。


拆招:

1.在火車這種密閉空間裏,又是長途旅行,人很容易疲憊,一疲憊就會降低警惕,壞人就越容易鑽空子。

2.出門在外,若只有自己帶孩子,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和冷靜,不要隨便跟陌生人搭訕,以免別人誤會你們是認識的。

3.發現孩子不見,第一時間先找到列車員告知當時情形,也好竭力配合尋找。

招數八:朋友圈竊取孩子信息,拐走孩子

案例還原:

一位媽媽在美甲店裏做指甲,做完指甲發現在門口玩耍的孩子不見了,後來報警並發動親戚去找,半小時後在餐廳看到孩子,有個陌生女子趕緊跑掉了。

原來,這位女子跟孩子說自己是她媽媽的朋友,並且能叫出孩子名字,手機上還有孩子的照片,所以孩子就跟着走了。


拆招:

不要盲目曬朋友圈和拉票。因爲可能一不小心就泄露了孩子的各種信息,名字、年齡、學校、住址……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如果真的想曬娃,家長們可以把重要信息馬賽克後再曬。

招數九:尾隨家長,趁孩子落單時抱走孩子

真實案例還原:

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小女孩被人販子抱走,走在前面的母親只顧低頭玩手機,全程被“電子眼”拍到。小女孩過馬路時只不過落後了一點,兩個女人立刻就盯上,接着就抱走了。

拆招:

如果父母或家人帶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場所,一定要牽着或者抱住孩子,不要只顧低頭玩手機或聊天,而忘記了孩子的存在。


招數十:物質誘惑,哄騙孩子

一些騙子會用糖果、玩具等吸引孩子,以達到拐騙孩子的目的。

拆招:

必須告訴孩子,不要喫陌生人的東西、不能上陌生人的車!

招數十一:假裝熟人,接孩子放學

壞人會對孩子說,“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他今天有事不能來接你,委託我來接你回家。”“小朋友,我是李阿姨啊,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拆招:

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遇到強制要求時,要大喊大叫、極力掙脫,儘量找到周圍熟悉的人求助。

招數十二:藉故轉移你的注意力,趁機擄走孩子

有一次,帶着孩子去超市,走在路上聽到背後有個人喊:“孩子鞋子掉了”。

這時候,趁你回頭去看路面的功夫,孩子已經被騙子帶走了。


拆招:

不管何時何地,一定要抓緊孩子,不能輕易鬆手,尤其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

其實,人販子的招數還有很多。

比如,以問路爲藉口,強行帶走孩子。


又比如,趁你不備,直接搶走孩子。



如今,騙子的誘拐手段不斷在升級,以上只是羅列其中的一部分。各位寶爸寶媽在過春節走親戚時,一定要把防拐騙防走丟放到第一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兒童的安全教育無小事,作爲父母,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好孩子

關於拐賣這件事 — —

和你學識、資歷、家庭背景高低都沒任何關係,它只在乎人性的底線。

而在這一點上,你永遠低不過人販子。


有時候並非孩子太過單純、警惕性太低,而是人販子的騙術太高明、無底線,纔會讓人措手不及。

這世上,有些惡是沒有道理可言的,所以作爲家長,你更應該知道他們的招數,加以防範。



防拐防騙常識,孩子大人學起來


1.學會自我防範

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予的任何物品,比如食物、玩具、動物等等;不理會陌生人,比如“小朋友,你幫我帶個路,去XX地方吧?”;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隨便去別人家做客。

給孩子劃定人際交往的安全邊界線,並清楚地告訴孩子,哪些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哪些人是安全的人;哪些人是可以尋求幫助的人;哪些人只需要保持基本的禮貌即可。

2.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城市名、家庭住址和父母電話

很多孩子丟失後被警察收留,因爲無法明確說出這些有效信息,尋找父母難上加難。

3.掌握報警的技能

應教會孩子撥打110、119、120等求助電話,緊急情況下,父母的電話太長易忘記,這些電話興許就能派上用處。

4.多多訓練孩子邏輯能力

5歲以上的孩子,應該多做些邏輯推理和判斷力的訓練。

比如玩一些偵推理遊戲、閱讀偵探推理故事,從而鍛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假如遇到這種情況,也能機智判斷。

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的,安全教育也不僅僅止於“防騙”教育。

作爲父母,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就是既要給他愛,讓他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也要給他鎧甲,讓他有能力保護自己,不讓壞人有機可乘。

除了小孩子要掌握的生存法則外,大人也該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只顧着自己,忽略了孩子。

比如,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是低頭族,只顧着自己玩手機;有的遇到個熟人,就只顧聊天了;還有的帶孩子逛街,試衣服等,而忽略的身邊的孩子。這就很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

2.不要把孩子交到陌生人的手上。

很多犯罪分子會故意裝作老鄉的樣子走過來跟你套近乎,誇你的孩子漂亮、聰明,想要抱抱,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他們很有可能抱着就跑。

3.切勿隨意泄露孩子或家庭的信息。

大人要做到保護好孩子的隱私,不要在朋友圈過多暴露孩子的信息,在各種獲取孩子信息的活動中,也要謹慎參加。

4.弱勢羣體(老人或者女士)不要單獨帶着孩子出門。

因爲弱勢羣體最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也最容易得逞。

5.儘量避免帶孩子去擁擠的場合。

比如,大商場、車站、飛機場等公共場所,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定要把孩子緊握在手裏。

6.與孩子約定一個口令。

比如,孩子自己在家,和孩子約定一個祕密口令,除了家裏人不能讓別人知道的接頭暗號,回答正確才能開門。如果口令不對,那肯定就是壞人。


7.給孩子佩戴定位手錶,及時發出sos求救。

防走失環,在緊急時刻是能夠幫到孩子的,不怕用不到浪費,但有一個絕對能心安不少。

8.教育孩子大聲說“不”。

遇到危險大聲求救,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不要隨便讓陌生人摸和親,保護好自己,大聲說出“不”,只有這樣才能引起旁人的注意,獲救。

9.家庭可以模擬防拐防騙演練。

這樣可以讓孩子瞭解人販子拐騙的伎倆,頭腦中有危險的意識,進而強化如何保護自己安全的教育。

10.一旦發生意外,千萬不要驚慌,立馬報警。

孩子被拐,最佳救援時間是在3小時以內!千萬別受受電視劇的影響,以爲要過24小時才能報案。

據中國尋子網“寶貝回家”統計,2007-2013年間,網站收到的5000多條尋子登記中 — —

有90%是家長監管不力導致的孩子被拐或走失。

所以,作爲父母,我們必須時刻警惕孩子的安全,不要因爲自己的一時疏忽大意,而讓孩子落入惡魔手中。

孩子安全無小事,無論怎麼重視,都不過分。

世界很大,孩子很小,一旦走失,希望渺茫。

最後,願天下孩子,都不被丟失和拐賣。因爲,任何一個家庭都承擔不起失去孩子的痛。


- 今日互動 -

# 你還能想到哪些騙術? #

快來留言區說說,提醒大家警惕

春節快到,安全第一~

- END -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點贊支持阿金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