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况

小媛(化名),第一中学高中生,品学兼优,家庭和睦,父母情绪稳定,关系融洽。

父母做法:

●老公不善言辞,却用行动无声地影响引导着女儿。

●在女儿面前夸赞对方,让她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

●从小给女儿讲故事,每周带女儿去书店看书买书。

家教经验: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和睦融洽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让孩子受益匪浅。

●要让孩子独自面对、独立思考,她才会走向成熟。

女儿小媛什么时候成了大家口中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知道。

其实在我眼里,女儿就是一个性格恬静、成绩优异的普通高中生而已。她会经常抱着手机使劲儿刷微博,也会在写作业时悄悄听歌,甚至周日根本就不学习。

所以,要问教育她有什么好经验也谈不上。

如果有,我想不外乎是: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言传身教等等。

当然,这也算不上什么秘诀,这些道理大家都懂。

看书着魔

毕淑敏说,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是父母做的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注重对她阅读习惯的培养,给她订了各类婴幼儿读物。

婆婆带女儿多一些,天天给她讲故事。久而久之,女儿喜欢上了听故事,每次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听,特别专注。婆婆讲多长时间,女儿就能听多长时间,从不觉得烦,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她。

最长的一次,婆婆从下午3点一直讲到6点,自己差点崩溃,但女儿仍瞪大眼睛等着继续听。

从听故事到自己读书,阅读成了女儿最大的爱好。以至于她什么时候通过阅读认识了大量的字,我竟然一点察觉都没有。

有一天,我带她到新华书店,她忽然指着一本《杨红樱童话》让我买下来。

我抽出一看,比女儿的语文课本还厚,连一个拼音都没有。我有些迟疑:“你能认识几个字,这本书能看懂吗?”

女儿自信满满地点头称:“我可以看。”

我不相信,顺手翻开第一页让她读。女儿拿起书,一会儿就把第一页读完了。那时,她刚上小学,让我很是震惊。

后来,但凡休息,我就带女儿去书店。每次她都习惯性地找上两三本喜欢的书,坐在地上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绝不会到外面乱跑。

在书店看完书,女儿会要求买几本一时半会儿看不完的书或者值得反复看的书。慢慢地,我家的书多得书架都放不下,连地上也堆得到处都是。

有一次,女儿物理考得不太理想,我请了一位老师到家里给她临时补课。

得知女儿没有预习,老师就让她先把将要讲的内容看一遍。

谁知刚过一会儿,女儿就看完了。老师愣住了,认为她不可能那么快看完,还有些生气,就让女儿把预习的内容讲一下。女儿张口就来,条理清晰地复述了下来。

老师听完一脸诧异,问我:“孩子是不是接受过记忆训练?”

当然没有。

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样变成了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言传身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永久的烙印。

女儿上小学时的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看电影回到小区已经零点以后了。

老公开车在楼下绕了两圈,终于发现有一辆车开走了。

女儿当时很瞌睡,希望她爸爸尽快把车停好回家睡觉。可是,过了好一会儿她发现,爸爸一直在慢慢摆车。

“爸爸,这么大的车位,你咋还没停进去?”女儿很奇怪。

老公告诉女儿:“咱家楼下的车位很紧张,爸爸把车往前边靠一靠,后面就还能再停一辆小车。”

当时,我在车上打瞌睡,并不知道这个细节。后来,女儿写了一篇作文,叫《半个车位》,我才知道,老公一个小小的为他人着想的举动,竟对女儿影响这么大。

女儿在作文里说,她很钦佩爸爸,觉得爸爸很伟大。

那个时候我渐渐明白,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我和老公都是内向、温和的性格,我们偶尔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也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从来没有在女儿面前出现暴躁、吵闹、冷战的现象。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当着女儿的面夸赞对方,让女儿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

尤其是老公,虽然不善言辞,但却用行动无声地影响着女儿。

在女儿的作文里,老公的点滴行为经常出现,比如“厨房里一堆杂乱无章的食材,经过爸爸灵巧的双手,一会儿就会变成一桌美味的饭菜。”“吃水果的时候,爸爸会切得整整齐齐,把所有的籽去掉,我吃的葡萄、橘子永远都是没有籽的。”

在女儿眼里,爸爸顾家、细心,让她感到温暖,更心生敬佩。

女儿刚出生那几年,我们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是一个很开明的长辈,我和婆婆关系非常好,有时聊知心话一聊一个通宵,朋友们得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女儿也养成了内秀、文静的性格,从小知书达理,从未出现过出格、叛逆的行为,让我们很省心。

孩子做主

小时候,女儿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她的事情都是我直接决定,有些甚至是强迫她的,比如上培训班。

随着她的长大,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开始刻意地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她学会自己做主。

女儿上高一时,每门功课都分层,最高为三层,成绩突出的孩子大都报两个以上的三层课程。以女儿当时的成绩,报两个三层是没有问题的。但女儿跟我说:“我就报一个三层,其他都报二层。”

我不解。她说:“有些同学多报三层是为了参加竞赛,我不属于竞赛型的,就算上也很难达到想要的结果,还会耗费很多精力,影响其它功课。”

我觉得她说得挺有道理,就没有再干涉她。

类似的事情很多,我都会先跟她讨论。只要她说的在理,我就尊重她的决定。

女儿在一中读初二后,很多家长都劝我把她送到乌鲁木齐上高中。我的想法是,如果女儿愿意去,我会大力支持她。可她一口回绝了我:“我不想去,不想这么早离开家。”

“好,我尊重你的意见。”我知道,女儿有她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并没有逼她。

从内心讲,我对女儿到一中上高中是赞同的,因为我认同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对孩子以后很有帮助。

经过这么多年在一中的学习和长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女儿确实变得更自律了,学习、休闲都规划得比想象中还好,她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不该干什么事。

比如在手机的管理上,很多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但女儿在家时从来机不离手,她喜欢看热点、刷微博,但临近考试她会主动卸载那些应用软件。

平时做功课,女儿也会边写作业边听歌、学歌,我从不制止她。

我知道,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只有让她学着独自面对、独立思考、学会决断,她才会不断走向成熟。

家教分析——

和睦的家庭

是关键因素

陈冰云

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家庭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心理教师

我国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过,课外阅读就是一根魔杖,而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透过小媛的家庭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发,莫过于家长十分注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

当然,小媛这个家庭教育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还有很多。

首先,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必备因素。

小媛妈妈与婆婆的关系融洽,在言语中也透露着对婆婆的亲近、尊敬和感激。小媛的爸爸妈妈平时也很注意照顾孩子的感受,他们自身情绪稳定、相处和谐,虽然难免会有矛盾和摩擦,这种时候都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孩子在温暖、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成长,内心平静,内在有安全感,就会进一步持续地向外探索、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其次,对好的行为习惯的坚持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其实,我们大家都懂很多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道理,但在实践中,总有太多的理由将其搁置或放弃。我听过老师和家长都这样感叹过:“其实有些事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长没有坚持下来,放弃了。”

也许,这就是最难的地方。

为人父母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不是天生就能承担好父母的角色。每个孩子、每个家长都不会是完美的。

小媛自己也有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小媛妈妈在对小媛的教育方面也有着急、担心和不知所措的时候。

因此,我们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犯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作为父母,要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要敢于直面问题和错误,不断改进自己,不断掌握爱孩子的艺术。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过:“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需要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父母们一起学习和交流,不是为了把孩子都培养成一样模板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让父母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从而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小媛(化名)妈妈 讲述 首席记者田华英记录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