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在某個app上刷到了一條關於投影的廣告,一款小巧精緻的微型智能投影限時售價竟然只要9.9元!雖然對此完全不相信,但好奇之餘筆者也就點進了廣告鏈接。進入某電商平臺後我發現並沒有9.9元的投影,取而代之的則是售價12.2元的手機放大器和35元的手機投影。手機放大器似乎就是一個放大的裝置,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不過手機投影倒是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反正券後售價也只要30元,懷着好奇的心理筆者也就買了一個。

粗製濫造的外觀 叫紙盒或許更合適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拿到產品的一瞬間筆者還是有些哭笑不得,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首先想到的了兒時手工課的作品(還是做的不成功的內種)。這款投影其實就是由兩個連接在一起的紙盒組成,在最前邊插着一個紙筒,紙筒上裝有一個放大鏡,這些就組成了一款所謂的“手機投影”,所以筆者覺得“紙盒投影”這個應該更適合它。

紙盒的後面貼着多種“接口模式”紙盒的後面貼着多種“接口模式”

這款紙盒投影的細節也很粗糙這款紙盒投影的細節也很粗糙

或許是爲了讓產品更加逼真,設計者在紙盒的後面貼上了多種“接口模式”,不過在我看來這只是平添了產品的廉價感。另外它的做工筆者也實在不敢恭維,完全可以用粗製濫造來形容,毫無任何美感可言,不過倒是真對得起它幾十元的身價。

這款產品隨機贈送了一塊貼合片,從使用說明上來看,用它把手機把手機粘在上邊,我們就可以實現大屏觀影了,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拉動兩個紙盒來調整畫面大小及焦距,事實真的如此麼?筆者對此深感懷疑。

多番嘗試 畫質表現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說粗製濫造的外觀已經着實讓人驚訝,那麼接下來的投屏體驗則更是令人無語。我們先將手機亮度調到最高並開始播放圖片和影片,然後按照操作說明將手機粘在了紙盒背面。由此筆者也開啓了一場哭笑不得的大屏觀影之旅。

爲了能更直觀的展示給大家,我們也找來了某款智能投影來與紙盒投影進行對比。從上面的實拍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產品投射出的畫面非常昏暗,同時偏色問題也非常明顯,與真正的智能投影相比效果大相徑庭。

由於亮度過低,我們投射的畫面尺寸只能達到20吋左右,再大的話亮度會過低,即使在全暗的場景下也難以看清楚畫面(雖然現在也看不太清楚)。另外這種通過抽拉紙盒的方式也很難調整出合適的焦距,所以投影出的畫面始終處於一片模糊的狀態。

這種效果其實也很正常,這個紙盒投影的原理就是通過一個放大鏡將手機畫面放大投射出來。由於沒有光源支撐,畫面的亮度完全來自於手機屏幕,所以會顯得非常昏暗。另外這種簡單粗暴的放大方式也難以保證清晰度,因此畫面邊緣非常模糊。

在筆者看來,這個紙盒投影只能做到簡單的投射模糊畫面,完全不能提升用戶體驗,可以說是毫無用武之地。換句話說,30元的成本能帶給您的收穫無限趨近於零。

虛假宣傳 比紙盒投影更可怕

其實筆者覺得,比紙盒投影更應該批判的,是商家的虛假廣告宣傳。很多不瞭解投影行業的用戶或許真的會相信商家的廣告,然後滿心期待用幾十元的成本在家中享受百吋大屏,但這款紙盒投影能帶給您的,或許只有失望。

智能投影行業在最近幾年迎來了快速的發展,但虛假廣告也無時無刻不在矇蔽着不明真相的用戶。就像這款紙盒投影,它只會降低投影產品在消費者中的口碑,讓用戶對這個品類失去信任,這對於行業發展將帶來消極的影響。所以筆者希望所有的從業者都能潛心於技術,用真正的好產品開拓市場,而不是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廉價的紙盒投影大家就別指望了,所以如果您想居家體驗百吋大屏,還是買一臺靠譜的智能投影吧。所以最後筆者也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幾點選購智能投影的建議,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兼容4K沒有用 要看原生分辨率

很多投影機都標有原生和兼容兩種分辨率,很多消費者不明白它們的區別。舉例來說,如果一款投影的標準分辨率1080P,同時兼容4K,那麼這表明它可以投射出1080P的影像。但如果輸入4K信號,它也可以顯示,只不過顯示出的依舊是1080P分辨率畫面。所以對於兼容分辨率廣大消費者基本可以無視,選購時更應該注意產品的原生分辨率。

不要看標稱 ANSI亮度纔是關鍵

衆所周知,每款投影機都有自己的標稱亮度,但其實這個亮度指的是產品的峯值亮度,也就是在最亮模式下,單點能達到的最高亮度。在這樣的亮度下,畫面顏色早已失真,所以這個亮度對於我們沒有太大意義。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產品的ANSI亮度,即投影機剛好能夠分辨出八個灰階情況下的9個測試點的平均亮度,在這個亮度模式下畫面才能呈現出較爲真實的色彩。

不過由於諸多的顧慮,沒有廠商會直接把這個數值告訴廣大消費者,那麼我們如何來確定一款投影機的ANSI亮度呢?很簡單,根據筆者多年的評測經驗,現在只要是比較知名的投影品牌,它們的ANSI亮度基本都可以達到標稱值的80%左右,這樣一來您就可以大概確定產品的真實亮度表現。

畫面色彩 最好能實際體驗

與亮度、分辨率相比,投影機的畫面色彩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爲影響它的不只是色域,還有色溫以及廠商調校等諸多因素。另外大家也不要輕信廠商的樣張,一般情況下它們都與實際表現有所差別,所以筆者建議您最好能去體驗店親眼看一看產品的色彩風格是不是自己所中意的,然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寫在最後:作爲一名投影產品的評測編輯,30塊錢的紙盒投影讓我大開眼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也算是物超所值了。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個紙盒子恐怕只會帶給您失望,所以對於這些過於廉價的產品,大家一定要謹慎購買。

筆者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廠商專注於技術的積累與沉澱,而不是噱頭的炒作和虛假的宣傳,因爲這纔是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的唯一捷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