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眼中的风景名胜,乃至名胜格局,大多源于古人的游踪、旅迹与评说。可以说,名胜是古人造就的,今人只是追随其后尘而已。风景炼成名胜,一切皆因人文的力量。

风景是如何炼成名胜的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如今,许多人都能背诵这篇全文三百多字的北宋名篇—《岳阳楼记》。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作《岳阳楼记》的时候,范伸淹还未登上岳阳楼。

岳阳楼,原本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在洞庭湖练兵时,修建的一座阅兵台,原名“阅兵楼”。唐开元年间,宰相张说被贬到岳州(今岳阳),在旧址上修起岳阳楼。到了北宋庆历年间,滕宗谅(即滕子京)也被贬到此地(因滥用钱财被告发而贬官一级)。他欲重修岳阳楼,但不愿动用官库,也不想征敛于民。于是,滕子京发了一个告示,称凡是有别人欠了多年而又不愿意偿还的债务,可以由官府代为催讨,但要献出来资助官府。于是,债主们纷纷跑来告发,欠债者不得不争相献资。就此一招,滕子京竟然得到了近一万缗(音mín读“民”)的钱。庞大的“捐资”,加上两年的时间,滕子京造起了一座极其雄丽的岳阳褛。

完工后,滕子京将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连带一幅《洞庭晚秋图》,一并寄给了身在邓州(今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请他为楼撰文。

范仲淹身在千里之外,放下政务专程前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幸好,到邓州之前,范仲淹曾经多次来往于苏杭之间,游览过太湖;也曾经任知饶州,流连于鄱阳湖上,饱览过湖光山色。回想过往的旅行,遥想千里之外的洞庭胜景,在超凡的记忆与想象之中,范仲淹欣然提笔,一篇洋洋洒洒的《岳阳楼记》就此问世。

因为宏大的气魄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岳阳楼记》领跑历代记游文章,岳阳楼也一跃列入中国四大名楼。以至于如今,很难想象一座没有《岳阳楼记》的岳阳楼,会是怎样的情形。

是岳阳楼催生了《岳阳楼记》,还是《岳阳楼记》催生了岳阳楼?是岳阳楼令范仲淹名垂千古,还是范仲淹令岳阳楼凤凰涅粲?

名胜与旅行,这段时空交错的成果,只是古人旅行的一个案例。

风景是如何炼成名胜的

古人出行,有帝王巡游之旅,有佛道修行之旅,有士宦之旅,有求学之旅等,每一种都诞生有不同的旅行胜迹。如果不同种类的旅行相互叠加,那么,该地的成名指数便会呈几何级上扬。

庐山的“身份证”上,就有许多古人的旅行标签。第一个标签,属于彭祖,就是庄子说的那个整整活了800岁的老寿星。传说中,彭祖是三皇五帝之一颛顼(音zhuān xū读砖须)的长孙,热爱游览天下名山大川。到了鄱阳湖畔的庐山,他遍游山上的洞府,在石台钓起来两尾极大的鲤鱼。鲤鱼摇身变成两条龙,驮着彭祖飞上了天。这下,彭祖成了神仙。能造就神仙的庐山,能不别样吗?

庐山不只出了这一位神仙。从各种记载来看,庐山的神仙队伍还包括骑青牛的老子、骑白驴的方辅、匡俗、西周的三位武士等。前两者,留下了成仙之前的修炼之庐,也留下了庐山的名号。

步秦始皇的后尘,汉武帝刘彻极其热爱巡游。他的任务之一,就是求取长生仙丹,自然不会错过这座神仙产地。汉武帝兴致勃勃地登临了庐山大汉阳峰,瞻仰大禹治水留下的古迹,还特意到匡俗成道成仙的地方立了祠堂,封其为“南极大明公”。从此,庐山名声大振,赢来通往名胜的第一次高潮。

庐山的第二次高潮与宗教有关。东晋太元年间,50岁的高僧慧远法师来到庐山,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便定居下来。慧远在东林寺开辟“西方净土”,创净土宗,由此,庐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慕名前来庐山的人非常之多。兴盛之时,山上居然“师徒众往来三千,真信之士一百二十三人”。

几乎与佛教同步,道教亦在庐山崛起。由此一来,庐山的声名连续翻红。爱好自然山水和崇尚隐逸之风的士大夫也不甘示弱,他们又创造了庐山通向名胜的第三次高峰:建立书院。

庐山的教育形象发端于白鹿洞,那是唐代李涉、李渤兄弟俩的读书处。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白鹿洞的名气渐大,许多淡泊之士纷纷来此隐居讲学,“庐山儒风渐盛”。到了南宋,大儒朱熹重塑教育名山的形象,修建书院、征求图书,亲自编写教材,邀请像陆九渊这样的知名学者前往讲学……

当一切有形之物随风消逝后,唯有诗文历久弥新,使名胜成为经典。略略搜罗一下有关庐山的诗作,有隐居在此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在大林寺赞叹过“匡庐奇秀甲天下”,苏东坡在西林寺墙壁上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领悟……

有人统计,在庐山的旅游资源中,涉及到古人踪迹的有近200处,而古人对它的吟咏诗文高达4000多篇。

风景是如何炼成名胜的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让以汉语言文学、社会学专业学生与旅游从业人员为主体的被调查者,推荐与文学有关的景点。结果,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与江苏苏州的寒山寺名列前茅。

通常,寺庙的名声多和香火是否旺盛相关,寒山寺是少见的例外。

寒山寺,初建于南朝梁时,本是一座寂寂无的寺院,因为唐初的诗僧寒山在此居住,有了现在的名字。但是,真正让这里家喻户晓的,要归功于张继的那一首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只用了六种意象,便将读者带到了一个霜夜寒沁的夜晚,恰逢夜半,远远钟声入船,旅愁难眠的人,听来会更觉惆怅。当时的张继到京城赶考,名落孙山,正无奈地停泊在旅途之中。这首诗,写的是一种羁旅的离愁,并不为寺、为桥而作。只是因为他正好停泊在寒山寺外、枫桥边。

张继绝不会想到,一首即兴之作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反应:后世比他名声更大的才子们,如白居易、杜牧、文征明、唐伯虎等等,都成为他的粉丝,纷纷写诗与其筝奇斗妍,却没有谁能够超越他。

因为诗作早被传到日本,三尺小童皆能背诵,所以,每年都有很多日本人飘洋过海,只为一听寒山寺的悠悠钟声。张继最大的功劳,是让这座本不知名的小寺,意外地收获了隽永的意境与流传千载的盛名。

因个人的旅行之作而使山水或寺观一举成名,寒山寺并不是孤例。比如王羲之与众人雅集,留下《兰亭序》,兰亭方海内扬名;李白7次游安徽敬亭山,写下《独坐敬亭山》,这座山遂名声鹊起。

如果说名人只是推波助澜,未免小看了他们的力量。名人更善于创造名胜。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因为朝中权贵倾轧,被除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的职位,贬任偏僻的滁州山城。当时爱女新丧,欧阳修心情极为低落,所幸滁州山水秀美,民风淳朴,聊有安慰。为政之余,欧阳修悠游山水,访古探奇,与山中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建造了醉翁亭。

小亭本无所谓名胜,但加上欧阳修的才情和《醉翁亭记》,情况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欧阳修离开滁州后,文豪苏轼曾亲自楷书写下《醉翁亭记》,刻碑立于亭中。欧文加上苏字,慕名前来拓碑的人络绎不绝。据说,因为拓摹用的毛毡太过紧俏,山中的老和尚甚至把垫床用的毛毡也贡献了出来。

如今,这座小亭雄踞安徽琅琊山上,成为胜景。而这一切,都是欧阳修偶为的功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