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兢兢業業,不忘創業之艱辛,最後卻因兒媳被停止身後榮耀

出身世家的房玄齡,在亂世中選擇可正確的人,並且輔佐他成就一番事業,位至宰相也不驕傲,一直銘記創業的艱辛,爲國家做了很多好事。皇帝爲了褒獎他,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本想讓房玄齡一家更爲顯赫,不想卻因此遭來了禍端,房玄齡一生謹慎,爲君爲民,在死後統治者曾把他的畫像放在了凌煙閣,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爲他兒子娶了公主,他身後的一切榮耀都被終止了,真可謂是盛久必衰,娶了公主也不一定是好事。

一生兢兢業業,不忘創業之艱辛,最後卻因兒媳被停止身後榮耀

房玄齡出生就不低,他家世代爲官,房玄齡以後是要繼承他家的事業的,房玄齡和自己父親一樣,步入官場,不過讓人可惜的是,在房玄齡生活的年代,戰亂非常頻繁,因爲當時的統治者能力不足,又不喜朝政,導致朝政亂成一團,皇帝又沒有能力威懾天下之人,天下有能之人都想借此有一席之地,運氣好的說不定還可以自立爲王。房玄齡也覺得這樣的朝廷待下去也沒有什麼樣意義,也實現不了他的抱負,所以在天下尋找有才能的人,想要輔佐此人成就一番偉業,後李淵帶着將士謀反了,房玄齡看重了他的兒子李世民,從此南征北戰一直跟隨着他。

一生兢兢業業,不忘創業之艱辛,最後卻因兒媳被停止身後榮耀

在亂世之中能遇到李世民,房玄齡覺得這是他的福氣,因此房玄齡盡心盡力輔佐李世民,李世民在行軍打仗方面特別厲害,李淵也知道李世民有此能力,所以軍中之事都交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帶着自己的軍隊勇猛無比,打了很多勝仗。一般贏了之後,將士們或求財,或求物,只有房玄齡什麼都不要財也不要物,他爲李世民求那些有用的人才,當時在戰敗的人之中,有很多人其實都是非常有能力的,房玄齡覺得如果那些人都能來幫助李世民,李世民不就更加有優勢了嗎?爲此,房玄齡禮遇有才之人,並勸說那些人歸順李世民,李世民知道房玄齡如此爲他着想,甚是感動,爲此對房玄齡也於諸人不同。

一生兢兢業業,不忘創業之艱辛,最後卻因兒媳被停止身後榮耀

李淵稱帝后,李世民無緣角逐太子之位,因戰功被封秦王,不過大半江山都是李世民所打下的,李世民對此自是不甘心,房玄齡也知李世民心中所想,也一直在幫助李世民完成願意。李世民在軍隊中的名望很高,畢竟多年以來是他帶領着那些人南征北討,也正是因爲如此,他的哥哥們都不喜歡他,那些人都覺得李世民是個威脅,便想剪掉李世民的羽翼,房玄齡也因此離開了李世民,房玄齡當時雖離開了李世民,卻一直憂心於李世民,所以一直爲他想辦法,李世民最後也成功打敗太子,成爲了皇帝,不得不說房玄齡真是有先見之明,選擇李世民輔佐。

一生兢兢業業,不忘創業之艱辛,最後卻因兒媳被停止身後榮耀

李世民上位以後房玄齡論功行賞成爲了國公,房玄齡當時雖然有功勞很大,不過房玄齡並沒有因此驕傲,時刻想着自己走到當時那個位置有多不容易,在朝堂上也不會特別得罪人,他成爲國公以後雖然不說爲國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但也一直都兢兢業業爲國盡忠,當時他讓李世民重用那些有能力的人,把該用的人放在該有的位置上,如果是這樣,那麼國家就可以做到無爲而治了,並且把朝廷的官員裁剪了很多,也節省了國家開支,百姓們的日子自然比曾經好多了。

一生兢兢業業,不忘創業之艱辛,最後卻因兒媳被停止身後榮耀

當時李世民把天下治理的很好,國家都很安定,不過李世民想要攻打高麗,別人勸都勸不了,房玄齡覺得既然國家都很安定了,爲何不讓百姓多過幾年安定日子呢?房玄齡是不主張和高麗打仗的,爲了天下百姓,房玄齡冒死勸李世民,讓李世民不要攻打高麗,李世民知道後非常感動,也因自己有這樣一個忠臣感到高興,李世民以百姓爲重,停止了和高麗的戰爭。

一生兢兢業業,不忘創業之艱辛,最後卻因兒媳被停止身後榮耀

房玄齡在生病之時還不忘國家之事,李世民爲此還親自去看了他,不過天不饒人,房玄齡沒過多久還是死了,當時李世民爲他的死罷朝三日,並把他的畫像放在了凌煙閣,享受至高無上的榮耀,要知道凌煙閣放着的都是開國功臣的畫像,房玄齡死後能如此,也算的上是榮譽一生了,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他的兒媳最後謀反,他也被牽連,他的畫像最終從凌煙閣被撤了下來,後來對他的供奉也因此結束,房家從此也沒落了下來,房玄齡可能自己也沒想到,家裏有一個公主不僅沒給他們帶來任何的榮譽,還讓房家受了滅頂之災,就連他這樣一個兢兢業業了一輩子的人也受到了牽連,真是令人可惜。

有時候當時看起來是好事,最後的結果卻不是這樣的,大家怎樣看待房玄齡這一生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