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豆瓣上动辄9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评分,很多时候我都有几分疑惑。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观众一个个都这么“有文化”了?

又或者说,我好奇的是,看文化节目的我们,真的就能突然变得“有文化”了吗?

最近两年,随着“知识付费”的蹿红,知识与文化被推到空前的高位。

而文化类综艺受到如许追捧,或许并不是因为我们突然都对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更多时候,我们喜欢的是这种“有文化”的姿态和感觉。

今天,就和大家来深聊一下,文化类网综广受追捧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们究竟值不值这个分数。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同事阿彦是一周不看话剧、不听音乐会就不能正常呼吸的文青。

这周午休时我发现了他的一个小秘密。他有偷偷给《创造101》的漂亮姐姐投票。

我看着他,一副“噢哟,厉害哦”的表情。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在之前我和其他同事热烈讨论选手时他总是一脸冷漠,好像看“101”就是对他品味的侮辱。

纳尼?

像《偶像练习生》或是《创造101》这种把“娱乐至死”特质发挥到极致的全民型网综,总会因媚俗化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备受争议。舆论评价都不高。

文青人设的阿彦,自然不希望别人把他与此类综艺连结到一起。

1、分数惊人的文化网综

虽然“娱乐”为指向的网综依旧是主流,但以主打“雅”与“美”为内核的文化类节目也占据一席之地。

热度自然不能和爆款网综们相较,不过在口碑方面,却是完胜。

就以当下知名度较高的四个文化类节目为例。

《十三邀》《圆桌派》《局部》《一千零一夜》,最新一季豆瓣评分分别是 8.4、9.3、9.5、9.7。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从豆瓣、知乎到各大公众号,对这些小众文化类网综都是清一色的追捧。

我不禁想追问,这些节目为什么会收获如此高的评价?它们真值这么高的分数么?

2、主持人是最大IP

不难发现,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颇具知名度的文化人。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圆桌派》主持人窦文涛

新媒体出现前,他们已经在纸媒和电视媒体站稳脚跟。学识渊博、阅历丰富,面对社会现象,善于发表独到见解。

大多数时间内,他们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但却是讨喜的那类“公知”。

民众可能从未认真阅读过他们的社论,参与的电视节目也不会期期追看,但对于他们的文化品味却是认同的。

而且相较于将知识传播彻底商业化的罗振宇们,陈丹青、梁文道这类人总是与主流保持一定距离,更符合社会对于文化精英的想象。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陈丹青

当主持人把“有品位”与“不迎合主流”这两个特质相融合,节目的格调一下子就立住了。

但是同样是有知名文化人做台柱子的《奇葩说》为什么评分就没有这么高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节目的鼓噪氛围给人一种浮夸的感受。

3、节目的氛围与语境胜于内容本身

夜幕下的北京,人潮涌动,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行人们的交谈声,汽车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搭配以张亚东为其量身定制的背景音乐,喧闹浮华的都市气息令人莫名局促、焦躁。

这时,身着黑色风衣,头戴黑色礼帽的梁文道,化身夜行侠,游走于城市的暗夜中,讲述着那些关于尘封经典的故事。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这是《一千零一夜》的开篇场景。“闹中取静”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

但进入正题之后,这层灵韵很快便被破坏掉了。

就以第一期节目为例:

梁文道讲解的小说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他选取了书中经典文段进行了朗读。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随后由片段出发,对书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概况,以及书籍由滞销到畅销的缘由进行了一一讲述。

看节目时,总期望着总括性介绍之后的书评会聊出新意,但梁文道也只是讲到“美国梦”终究只是永远无法触及的虚幻之梦后就戛然而止了。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普及性的文化知识,老生常谈的作品主题,点缀以一些趣闻轶事,仅此而已。

在这档节目中我既看不到真正触及作品思想内核的锐利点评,也没有发现可以引人深思的拷问。

像梁文道那本著名的《常识》这个书名一样,他的节目其实也只是在重复一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提供更深刻的思想和见地。

它当然不差,但功用也只是引人入门而已。或许在这个流量红利的驱动下,他也只想做一些入门的内容。

同样的状况也存在于调性极为相似的另一档节目《局部》中。

《局部》的设定很讨巧。

“不是艺术史,亦非绘画入门,只有一盏台灯,重新点亮了视觉,跟随陈丹青的眼睛,娓娓解读画家眼中的绘画传奇。”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在讲述《千里江山图》时,陈丹青着力于讲述作画者王希孟这个少年天才,破除了大家以为画家都是“白胡子老头”的刻板印象。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至于作品本身,则是一笔带过。

当然,相较于画作本身运用的艺术手法,观众对与画作相关的轶事更有兴趣;

对看端坐于桌前,在昏黄灯光下翻阅手稿,一板一眼评画的陈丹青更有兴趣。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之前有人以你与“美”之间只差这一个节目来评价《局部》,真信你就傻了。

看了《局部》,你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鉴能力不会有任何实质性改善。且不说二手知识是不是真正带给你知识,靠一个综艺节目来攫取养分本来就非常不客观。

4、不入时的直男嘉宾们

至于另外一档传播性稍广的节目《圆桌派》,粉丝似乎多一些。

马未都、马家辉,许子东,几个文化人围坐圆桌,斟上一壶茶,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当下最热门的话题,窦文涛在中间插科打诨,把这局盘活了。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这种茶话会式的节目,融入感很强,总给人一种你和他们很熟,他们是你老友的错觉。好像看节目的你也很厉害的样子。

但不好意思,这真是错觉……

而且他们的思想体系真有这么厉害么?

说句招黑的话,某些嘉宾不仅不入时,而且“直男癌”还挺明显的。

就拿韩庚聊“鲜肉”和“粉丝文化”那期节目为例。

某位嘉宾点评花滑名将羽生结弦时,用女人的身体形容他,并且把他的受欢迎归结为长相漂亮。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在这群中年直男的心中,俊美就意味着男性气概的缺失。这种想法十分狭隘。

羽生结弦,奥运史上唯一蝉联男子单人花滑金牌的选手,场下笑眼盈盈像个小孩子,但在赛场上王霸之气尽显,这难道不是男性魅力的体现么?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中国人总是喜欢念旧,觉得“老人”好。

但如果“旧式做派”等同于沉溺于自己思想体系,还觉得那样是好的,也没什么可值得捧吹的。

相较于《圆桌派》,另一档评分远不及它的节目《十三邀》我倒还更喜欢一些。

许知远也有自己“直男”的一面,不然也不会向俞飞鸿问出是不是需要依靠男人拓展自己思想边界的问题。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但许知远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敢于承认自己的局限,而且也热衷于和自己价值观体系完全对立的人进行对话,虽然很多时候他显得是那么笨拙。

看着他一脸疑惑地看着李诞,完全搞不懂说“想死在女人身上”的自己出了什么问题,然后李诞一脸坏笑地回望向他,我觉得这场景有趣极了。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很多人不喜欢许知远的《十三邀》,是因为他总是会把谈话拖入僵局,令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但这种尴尬不恰恰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么。流畅的对谈令人舒适,但看完之后又留下什么了?

5、滑稽的“媚雅”心理

这些文化类节目,虽然披着文化的外衣,但本质依旧是“娱乐”。

既然是“娱乐”,就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口味之别。

所以,爱看《局部》的人,并不能说明他就比爱看“101”的人格调高。

事实是,看完《局部》,大多数人并不会就此而对绘画有什么深刻的认知和见解。

看完《一千零一夜》,我猜也没有几个人会真的去认真读完梁文道推荐的那本书。

你不是真的想要去读那本书,而是想要那种“我喜欢在闲暇时间读一读书”的感觉。

王小波曾经在他的杂文中提到一个词,叫“媚雅”

根据字面意思,就是一味地逢迎、追求所谓象征高雅品味的事物。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王小波

这是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知识被推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位。

很多过分捧吹此类文化类节目,并把这种喜好当做炫耀资本,彰显自己掌握丰富知识,拥有高文化品味的人就是“媚雅”的典型代表。

这些节目当然有自己的价值。它为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瞥见文学、艺术的世界是如此绚丽夺目,令人流连忘返。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可听梁文道读两段《了不起的盖茨比》不能代表你真的读懂、领会100年前虚幻的“美国梦”。

看陈丹青讲述《千里江山图》,不能证明你就拥有鉴赏中国山水画的能力。

他们与很多“小资们”鄙视的“知识二次传播者”罗振宇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不会因为他们知识分子的姿态而有任何改变。

被文青追捧的豆瓣9.6,虚高了吧?

我记得蔡康永讲过一段话:

“电视只是提供了娱乐,在电视节目里找深度,太看得起电视,也太看不起电视没出现前的文明史了”。

振聋发聩。这段话放之于比电视更新的网络媒体上依然适用。

提升个人文学修养,艺术品位,没什么捷径可走。

有空看读书类节目,不如安安静静坐下来认真读一本书。

本文系【电影通缉令】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