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現在是我們重新認識白求恩的一個新的契機,《不遠萬里》也給我們打開了重新認識白求恩的一扇大門。”

——李雲雷

評論家李雲雷:《不遠萬里》爲我們打開重新認識白求恩的一扇大門

李雲雷,作家、批評家,《文藝報》新聞部主任,《文藝理論與批評》副主編。2018年5月6日,榮獲第五屆馮牧文學獎。

問:李老師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文化譯研網的採訪,您如何評價《不遠萬里》這部作品?

答:李彥老師的作品我比較熟悉,她最近這一本《不遠萬里》分兩部分,一部分寫發現白求恩跟毛澤東的照片合影的過程,另外一部分寫白求恩到中國來參加抗戰的過程,包括他跟各種人物,各種女性交往的過程。

這兩個部分合在一起看,可以讓我們看到白求恩他的自身經歷,以及他特別豐富的生活的經驗,在這個經驗之上,他又是怎麼獲得了後來我們所說的“白求恩精神”。

《不遠萬里》區別於其它文學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部非虛構作品,所有的材料都是李彥老師自己調查取得的,所以它與那些虛構的小說或者電影裏邊的白求恩不一樣,是一個真實的白求恩的形象。另外,跟一些我們國內的非虛構不一樣的一點,她選擇了白求恩這樣一個人物作爲非虛構描寫的對象,因爲我們現在的非虛構作品大多都是寫我們當下的生活,而李彥老師選擇還原那一段歷史,她的選材是很獨特的。

問:當下我們研究白求恩有何深遠意義和價值?

答:現在是我們重新認識白求恩的一個新的契機,也給我們打開了重新認識白求恩的一扇大門。通過學習及研究白求恩,使人們在和平年代重溫革命精神,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毛澤東同志在文章裏面提到,白求恩身上帶有“國際主義精神”,這是生長在和平年代的人所稀缺的,但是我們通過白求恩的追求及人生經歷,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精神曾經在歷史上發揮重要的作用,並且在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過去我們很容易把英雄人物固定化、刻板化,在《不遠萬里》中,李彥老師通過大量的素材收集及考證,從生活細節入手,講述了白求恩在經歷了複雜的人生經驗之後,逐步成長爲一個共產主義者的歷程,打破了對英模人物的固定化理解,將他還原爲一個更加豐富的人。

問:作家羣體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

答: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作家羣體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文藝形式傳播到國外大都停留在現實的表象,但是作家作品的根本之處是對當代中國社會的深刻觀察描寫,並且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美學。只有中國的文學作品“走出去”纔是中國文化真正的“走出去”!

問:中國文學作品如何才能更好地對外傳播?

答:中國文學作品更好地對外傳播,一方面需要我們提高中國文化自身的質量,將真正能夠代表我們中國文化精髓的作品推廣到海外;另一方面要培養更多瞭解中國文化的翻譯人才,將中國優秀的文化作品有效地傳播出去。

問:請您談談創作論文集《如何講述中國的故事》初衷;您認爲當下乃至未來我們要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答:關於“如何講述中國的故事”,我當時是從兩個角度來提出這個問題的,一個是當時中國文學受西方文學影響較深,中國作家寫的故事就像用西方的形式來寫西方的作品一樣,不像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也無法接近中國人的感情。所以我在這個意義上提倡“講中國故事”。

另外一個方面,80年代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包括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所以我們80年代以來講得更多的是個人的故事,很少講述國家的故事,針對這樣一個文藝的思潮,我提倡作家在講述個人故事的基礎之上要有宏觀的視野,不光把寫作侷限在個人的私人經驗裏面,還要有國家的、民族的視野。

講好中國故事,要在尊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個人的經驗和體驗。另一方面,眼光要放得更遠,不光只看到個人的悲歡離合,要意識到你個人的悲歡是整個社會變化的一部分,在你之外的其他人,其他階層的人,尤其是社會底層人羣的生活,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在我們中國整個的巨大的變化之中。第三點,我們整個人類也都處於巨大的變化之中,比如說現在有很多人工智能等新的發明,人類自身也在不斷地重新自我定義中,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變化的時代,我們怎麼來面對這些新挑戰、新現象和新問題,作爲一個作家和一個時代的觀察者,應該把這些納入到我們對中國、對世界的關注之中。

問:您如何看待“文學評論”和“文學批評”?

答:我覺得文學評論它的作用就像魯迅說的“好處說好,壞處說壞”。 好的作品,能夠通過你的文章讓大家知道;不好的作品,你的文章會指出它們的缺點。所以它應該能夠起到激濁揚清、品優貶劣的作用。

問:一個好的文學批評家要具備哪些素質?

答:一個好的批評家,需要具備的素質應該很多,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有藝術的眼光,能發現什麼作品是好的,什麼是不好。

其次,要有理論的視野,要能夠判斷一個作品,它在什麼意義上能夠是好的作品?

再次,要有歷史的眼光,要有文學史的眼光,要看到這個作品雖然很好了,但是在一個系列裏邊,它是處於一個什麼層次。這樣纔可以對一個作品進行一個比較精準的定位,也才能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

問:最後請您向中外讀者推薦一本你喜歡的書,說說推薦理由。

答:向大家推薦青年作家石一楓的中篇小說,叫《世間已無陳金芳》。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北漂女孩”的奮鬥、掙扎、追求以及夢想的幻滅,通過主人公人生的幾次變化,讓我們看到當代中國社會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作者能夠把一個人物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來,並且能夠把它置放在我們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遷之中,機具說服力。這部小說榮獲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是能夠代表當下青年作家小說創作水平的一部作品。

責任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