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精忠報國岳飛,韓國也存在岳飛後裔,每年都回國祭祖

南宋初期,提到岳飛的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是現在,岳飛精忠報國、對抗金軍的事蹟仍然廣爲流傳。當年,北宋的地盤是非常廣闊的,但金軍入侵後,只能龜縮在江南一帶,岳飛曾經一路率軍打到開封,收復了北方的失地。正當岳飛趁着大勝想要兵發會寧府,迎回被俘虜的兩位前朝皇帝的時候,趙構接連下了十二道命令讓岳飛撤軍,岳飛回朝後,沒過多久就被也許有的罪名殺害了。

岳飛死後,他的妻子兒女也跟着倒黴。根據記載,岳飛死的時候,有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岳雲因爲戰功顯赫,又是岳飛得意戰將,和岳飛一起被處死,死的時候只有二十三歲。二兒子嶽雷陪着父親度過了監獄中的時光,岳飛被殺害後,朝廷將嶽雷發配邊疆,還沒到地方,嶽雷就病死了,這是岳飛前妻所生兩個兒子的結局。

作爲岳飛後娶的妻子,李娃育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兒子嶽霖和母親一起流放到蠻荒之地,因爲岳飛死後,岳家十分貧寒,窮苦到連藥都買不起,嶽霖發了高燒,李氏沒有辦法只好將嶽霖託付給岳飛好友貢祖文照顧,貢祖文對嶽霖照顧有加,教他練文練武,爲了感謝貢家之恩,岳飛案平反後,岳家制定了岳家與貢家不能通婚的規矩,貢祖文的牌位也擺列在岳氏宗祠內。

四兒子嶽震和五兒子嶽霆被流放之後,選擇了隱姓埋名,不再問世事。岳飛女兒嶽銀瓶給父親平反無果,最終選擇了投井自盡。

岳飛被害後,秦檜等人和南宋朝廷是不願意放過岳飛子孫的,爲了躲避朝廷的追殺,岳飛子孫不得不改名換姓。因爲其妻子姓李,所以大部分人都將嶽字改成了李字,還有人改姓樂,畢竟“樂”姓和“嶽”姓讀音相同。此外,據說還有改成“山”姓和“孫”姓的,但改成這兩個姓氏的人比較少見。

躲避迫害,單單靠改名換姓是行不通的,還必須要逃亡,岳飛子孫後代逃到全國各地的都有,最遠的甚至跑到了朝鮮半島,受到了高麗的保護。

元末明初,元朝紅巾軍攻打高麗王朝,李成桂因爲破紅巾有功,因此被提拔。1388年,李成桂發動兵變,這是有個稱岳飛後代之人的孫之蘭跟着李成桂後面攻城略地,打下高麗王城開京,朝鮮半島自此被李成桂拿下,朝鮮王朝建立。因爲孫之蘭在李成桂建立政權過程中功勳顯著,備受李成桂器重,不僅被李成桂封侯,還特許孫之蘭以及他的子孫可以用朝鮮王族的姓氏——李姓,孫之蘭也成爲朝鮮王朝的開國將領之一,之後,這一脈逐步在朝鮮發展壯大,成了朝鮮半島的大家族之一。

後來,半島分裂,這一脈被歸爲了韓國,至今這一脈在韓國都有着很大的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這一脈後裔已經有了一萬人左右,其中有的人甚至做到了韓國部長級的官位,這個人就是李榮純。

爲什麼李氏後人硬說自己祖先是岳飛呢?主要因爲他們有家譜來證明自己是岳飛的子孫。他們也爲是岳飛後人而感到自豪,這一脈有些老者表示自己身上流淌的是岳家的血,永遠不會忘記祖先岳飛愛國的精神。

每年岳飛的誕辰和忌日,韓國這一脈岳飛後人都會派一些代表前去拜祭先祖岳飛,有的是去岳飛老家湯陰,有的是去杭州的岳飛廟。

除了韓國這一脈外,像加拿大等海外地區也有着岳飛後人的存在。2003年時岳飛九百一十歲的生日,那個時候來自海外的數百位岳飛後人前去岳飛墓祭拜,認祖歸宗,他們還一起朗誦滿江紅來祭奠岳飛,這個習慣但凡岳飛後人每年都會來參加,風雨無阻。

值得一提的是,岳家後人在舉行宗族活動的時候,貢家也是必定會相請的,舉個例子,在岳氏宗譜的首發現場,貢祖文的後人就被邀請參加活動,並且受到了岳氏後人的熱烈歡迎,這一幕連那時參加活動的記者都感慨無比。

其他地區的人倒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就怕韓國這一脈,萬一哪天再有個什麼所謂的韓國專家,拿出一堆證據說岳飛是韓國人,恐怕岳飛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吧。相反,如果在韓國生活的岳飛子孫每年都能回國祭拜岳飛,想必岳飛看到後代如此,肯定會含笑九泉的。

本文由《岳飛傳》原創內容,精忠報國岳飛傳奇。請勿抄襲,轉載請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