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精忠報國岳飛,岳飛的遺願最終被岳家軍後人完成,此人是誰?

說起歷史上冤死的名將,就不得不提到岳飛了,爲什麼岳飛會爲後人所傳頌呢?絕不僅僅因爲他的戰功有多麼出色,而是因爲在宋朝那個文人當政,一心想苟延求和的時代,岳飛能夠擁有一份愛國之心以及不和文人同流合污的精神,值得後人推崇。

岳飛的死對南宋來說是非常可惜的,雖然之後虞允文、李寶等人在對金國的入侵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是沒有哪個戰將能像岳飛一樣能夠一路打到開封一帶,直到這個人的出現,這個人是岳家軍的後人,正是他滅了金國,能夠讓九泉之下的岳飛真正得到安息。

這個人就是孟珙,孟珙的祖父孟林是岳家軍中重要將領,是岳飛得意戰將之一,他的父親孟宗政也是戰功赫赫。可以說孟珙出身在將門世家,作爲岳家軍的後人,孟珙身上揹負着岳家軍和金軍之間不共戴天的仇恨,其實孟珙的命運早就註定要與金國進行鬥爭。

其實在孟珙之前,南宋朝廷曾經組織過兩次北伐,第一次李顯忠北伐,又稱隆興北伐,由於北伐兩位主帥之間矛盾重重,李顯忠北伐以失敗告終。第二次開禧北伐,這次北伐前期,宋軍在岳家軍畢進之子畢再遇的帶領之下,攻下了泗州、新息等地,可是由於缺乏出色的將帥加上金國早就有了準備,北伐失敗。

第三次端平入洛北伐是最爲成功的一次,這一次宋軍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孟珙。孟珙這個人非常像岳飛,不管是舉止行動還是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以及對金國那種仇恨感,簡直和岳飛如出一轍。這次北伐成功,除了孟珙驍勇善戰,指揮有度外,還有蒙古給金國帶來的壓力。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曾經以鐵騎聞名的金國在蒙古軍隊的攻勢下,連戰連敗,南宋看準備機會,擺脫了叔侄之國的束縛,從此不在向金國進貢。金人對此非常不滿,爲了宣泄不滿,也爲了找回軍事上的優越感,金國再次攻打南宋,當時孟珙年齡不大,不過跟着父親一輩的將領後面多次擊退了金兵。很多人認爲金國兩面作戰,入侵南宋的力量肯定不多,實際上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即便面對來自蒙古的壓力,但是金兵依舊十分難打。

後來蒙古和金國之間戰火停息後,金國想要報復南宋,於是在武仙的帶領之下,二十萬金兵妄圖打下四川,藉此來消滅掉南宋。金國末期,力量強大的金將已經不多了,武仙是唯一一支能夠讓其他人忌憚的將領,但是面對孟珙武仙還是失敗了。

當時武仙提出了一個計劃,直接攻打四川,奪得川蜀之地,如果攻城失敗,就截取宋軍的糧草。結果武仙遇上了孟珙,被孟珙打敗,俘虜了無數金兵,孟珙一戰成名,南宋朝廷對孟珙進行了嘉賞。

首戰告捷後,朝廷中有人問下一步怎麼辦?孟珙認爲武仙一定會轉道攻打襄陽,於是早早就在襄陽附近埋好了三路伏兵,武仙又被打敗,武仙手下將領向孟珙投降,孟珙不但沒有殺他反而以禮相待,更是顯現出了大將的風度。之後武仙兩次行動都被孟珙猜到,武仙入侵南宋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孟珙從此名震天下,就連蒙古元帥塔察爾都佩服孟珙,經常和部下說孟珙是世間少有的戰將,甚至在軍中流傳着一種說法,孟珙就是岳飛轉世。雖說蒙古不怕金國,但金國軍隊戰鬥力依舊強悍,蒙古不想過多浪費自己的兵力,於是就想聯合南宋一統剿滅金國。南宋方面也答應了蒙古的要求,一是宋朝和金國之間有世仇,二是當時的蒙古,宋朝也得罪不起。

宋蒙聯合對付金國,宋軍的首領自然就是孟珙,當金國得知這個消息後,急忙派人來阻擊,想要阻止宋蒙同盟,沒想到宋人一攪合,宋蒙兩國結盟速度竟然加快了,蒙古元帥塔察爾和宋軍統帥孟珙結爲了兄弟。1234年,金國首都蔡州陷落,金國滅亡,孟珙率軍帶着完顏守緒的屍骨回到都城臨安,告慰南宋諸位抗金先人,岳飛的遺願終於在孟珙手上實現,金國滅亡後,南宋上下也是舉國歡慶。

說來也是巧合,孟珙在滅金戰爭中救下了一名蒙古將領——張柔。而張柔的子孫在後來宋蒙兩國的戰事中,於崖山海戰滅亡南宋,不知孟珙得知此事後會是什麼想法。

本文由《岳飛傳》原創內容,精忠報國岳飛傳奇。請勿抄襲,轉載請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