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風水師的分析認爲,中國的大龍脈正在西進和東出的狀態中,西進方向的是黃河流域,華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中國龍脈的始祖源自崑崙山。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有24條龍脈。

 

 

 

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

 

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咸陽;

 

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

 

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

 

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

 

元一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

 

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風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

 

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其實龍脈的具體位置是很難確定的。

 

按照風水師的分析認爲,中國的大龍脈正在西進和東出的狀態中,西進方向的是黃河流域,華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東進方向的是長江流域,黃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這兩個區域以後會形成中國新的大龍脈。

 

中國龍脈的始祖源自崑崙山。崑崙山的左邊(西北邊)是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北邊有阿爾泰山,伴它行的還有賀蘭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崑崙山的右邊(西北、西南邊)有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等山脈。崑崙山龍脈夾在上述南北山脈中間,不斷向東施展輝煌燦爛的舞姿。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長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崑崙山脈體系。

 

崑崙山到了中原以後,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峯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嶽:北嶽恆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還有東邊的黃山和臺灣的玉山,西南的蛾眉山。這些舉世聞名的大大小小山脈,構成了一幅中華巨龍圖。

 

另外,江河是龍的血液。中國有三大河流,即黃河、長江和珠江,都是向東流,分別流入渤海、東海與南海。三大河流配合大龍脈的走向而流動,形成了山環水抱之勢。

 

除了三大河流之外,還有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嫩江;西北的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西南的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東部地區的淮河,海河,等等。

 

此外,各省各地均有自己的江河。諸如湖南的湘江、四川的嘉陵江、廣西的邕江、紅水河等等。全國還有調節江河水(龍的血液)的2000多個湖泊,這些天然的淡水湖,緩解了江河的急流,使水來個大彎小彎,形成了山環水抱的作用。

 

例如鄱陽湖,位於江西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長江到這裏打個大彎,水注入郡陽湖,使江西的風水地理位居全國之冠,成爲全國的三大(江蘇、湖北,江西)才子之鄉。居於湖北、湖南中間的洞庭湖,也在長江中游的彎曲處,故湖南人靈地傑、人才輩出。據湖南的地形圖來看,湖南有龍鳳呈樣之形。龍指的是新化的大熊山爲龍尾,過漣源—婁底—寧鄉一韶山,龍頭落於漣水。韶山位於龍的七寸部位,嶽麓山是龍足。鳳指的是,南嶽是尾,過雙峯—湘鄉,鳳頭與龍頭隔漣水相望。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即便是拋開風水學、龍脈說的觀念不談,任何人在這種山奇水秀的環境中成長、生活,都未免不是一種和諧、和樂的享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