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好兒郎,志當存高遠”。近日,火箭軍某基地禮堂內燈光閃耀、掌聲雷動,在現場千餘名官兵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中,該部13名來自國防施工一線的優秀青年代表綬帶披肩一一登場、接受頒獎。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據悉,這是他們舉辦的第三屆“強軍路上好青年”頒獎典禮。一直以來,該部都注重發掘官兵身邊故事,發揮榜樣勵志作用,着力構造青春奮進、昂揚向上的能量正磁場。從第一屆到第三屆,一代代好青年接力傳承,奏響一曲曲獻身國防、青春逐夢、崗位建功的火熱交響。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來自某部一線的好青年蓋清林登臺講述了“特殊軍銜”的故事,臺上聲情並茂、感人肺腑,臺下眼眶溼潤、爲之動容。由於工作性質,該部官兵常年工作在偏遠的深山、荒漠,戎裝不常穿、軍銜不常戴,一批批青年官兵只能把從軍入伍的這份榮耀默默藏在心裏,用戰山斗石的無悔青春託舉起大國長劍,

“山有名,我無名;以無名,鑄威名!”蓋清林告訴記者,選擇把青春獻給大山、獻給國防事業,更有一份別樣的自豪榮耀。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來自某工區一線的張鵬舉經常在煙塵密佈、焊光飛濺的坑道里工作,但是戰友有力的號子、燦爛的笑容與惡劣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作爲“90後”,常年與險石抗爭,與泥漿相融,最初他也不能理解自己的青春這樣度過是否值得。但在一次次攻關口、一場場啃硬骨的戰鬥中,張鵬舉逐漸感受到了那鐫刻在岩層深處、烙印在火箭軍士兵心間的精神圖騰。

“能與蒼穹比闊的是人的精神,敢跟石頭碰硬的是工兵脊樑!”張鵬舉告訴記者,現在物質生活富足了,精神上的迷失卻成爲一代青年人的迷茫。“來到部隊大熔爐,就是摔打磨練,讓自己精神富足起來,擔當起一代人的責任!”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榜樣的力量在於感染、凝聚、傳承,連續多年評選強軍路上好青年,整個部隊呈現出朝氣蓬勃、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

這些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深山、荒漠!

“好青年”身上蘊含的強軍正能量,有效激發了該部官兵投身國防工程建設偉大事業的激情動力,凝聚了建設強大火箭軍的磅礴力量!在新時期砥礪向前的今天,奮鬥的人生才最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