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是饲养宠物最重要的一件事

寄生虫不但对宠物危害很大

同时也会传染给宠物主人

为了爱宠和我们的健康

一定要做好定期驱虫的工作

寄生虫分为两种: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

犬猫身上常见体内寄生虫:蛔虫、钩虫、心丝虫、绦虫、弓形虫、鞭虫、吸虫、滴虫、球虫、类圆线虫、肝簇虫等。

犬猫身上常见体外寄生虫:跳蚤、疥螨、蜱虫、耳螨、蠕形螨、虱等。

这些寄生虫会造成宠物的营养不良、免疫系统脆弱、进而为其它病菌的肆虐创造机会,有些寄生虫本身也会传播宠物的恶性疾病。所以,驱虫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家长在对于宠物驱虫的认知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误区一:宠物足不出户不用驱虫

许多宠物主人说我家猫/狗不出门,不和其他猫狗接触不用驱虫,其实这个观点非常错误,刚出生的幼猫幼犬体内会从母猫母犬身上得到一定的抵抗力,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寄生虫,最常见的就是蛔虫。母乳也是幼猫幼犬感染寄生虫的一个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当人们外出回来也是会带回一部分寄生虫的。

误区二:驱虫一年一次

很多家长认为驱一次虫可以管一年,并不是这样的,体内驱虫的效果会维持1~3个月,体外驱虫的的效果是1个月,所以建议体内驱虫1~3个月1次,体外驱虫1个月1次。

误区三:宠物粪便里没看到虫,不用驱虫

寄生虫可能并未发育到成虫,或者以虫卵的形式四处传播,“没看到”≠“没有”。绝对不可以因为从未在粪便中或体表见到寄生虫就不进行定期驱虫。

误区四:宠物体表没看见虫子,就不用驱虫

人肉眼看到的跳蚤其实只占整个跳蚤家族的5%,其余95%的蚤卵、幼蚤等都隐藏在环境中,不会轻易被发现,所以当你看到爱宠身上有跳蚤时,其实爱宠身上包括你家里已经泛滥成灾了!

误区五:宠物没有症状,不用驱虫

驱虫多数时候像疫苗一样,是预防性的,等出现了症状一切就太晚了!要知道,肠梗阻需要做手术才可得以恢复,而失明是无法恢复的损伤,无论对宠物还是对家人,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才是负责的做法。

误区六:宠物洗澡勤,不用驱虫

许多家长说我家的猫/狗经常洗澡,不用驱虫,给爱宠洗澡的作用主要是清洁,并不能杀死跳蚤和其他寄生虫,起不到为宠物驱虫的作用,而且跳蚤的生命力顽强,可以在水中存活。

宠物驱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

为了您和爱宠的健康

为爱宠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

从根本上防止寄生虫带来的困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