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可以做什麼?今天,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給出了一個新答案——該院成立了惠州首家3D打印臨牀應用研究中心,通過國內3D打印技術領域定檢機構,引進3D打印設備與技術團隊,致力於把3D打印技術更廣泛地應用於醫療臨牀領域,實現個性化精準治療。

據瞭解,3D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它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爲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件,目前在國內主要應用於工業生產領域。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醫療界就開始探索3D打印技術的臨牀應用,根據患者需要,用3D打印技術能模擬重建組織、器官修復治療方案,並快速製備適合不同患者個性化要求的生物醫用材料。

事實上,近幾年來在惠州臨牀醫療領域,3D打印技術已經得到初步應用,用於爲複雜的外科手術製作輔助設備、人體器官模型等。記者瞭解到,早在2016年,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醫學中心就成功開展了3D打印技術指引下的膝關節置換術。2017年初,該神經外科醫療團隊又採用3D打印輔助技術,成功完成了3例開顱手術。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知名骨科專家、骨科醫學中心主任武明鑫介紹,3D打印技術在醫療臨牀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個體化治療上,3D打印技術以精確的三維物理模型,將複雜的骨質評估及分型變得容易,術前診斷更加明確,對患者的治療也更加有的放矢。“對於骨科手術來說,藉助3D打印技術可以提高手術的精準度,縮短手術時間,從而減少出血和創傷。”武明鑫說。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中組部千人計劃青年千人專委會副主任張智勇告訴記者,目前3D打印主要用於術前模型的建構,“把人體器官和組織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讓主刀醫生在動刀之前就對患者的內部結構有一個直觀立體的認知,還可以模擬手術過程,初步熟悉以後,從而縮短正式手術的時間。”張智勇介紹,目前採用3D打印建構模型最短只要幾個小時即可。

【記者】廖鈺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