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醫生“辭職潮”從2月19日發酵至今,已持續逾一個月。由於強烈反對韓國政府提出的醫科大學擴招方案,約萬名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遞交辭呈、離崗罷工,導致該國一線醫療陷入混亂。

這場醫療風波不斷蔓延。受此影響,韓國多家醫學院教授團體已經或即將遞交辭呈,縮短門診時間,另有數千名醫學生已提交“有效休學”申請以示抗議。

面對醫生團體和醫學生的反對,韓國政府方面採取一系列行政措施應對。當地時間3月21日,韓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表示將從下週起對違反返崗命令的醫生按照原則處以吊銷醫師執照等行政處分。

韓國醫療界和政府的對峙愈演愈烈,雙方目前都還未有妥協的跡象。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副教授周曉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預計雙方將繼續對峙一段時間。國會選舉之後,韓國政府或與醫療界對話。

透視韓國醫生大罷工:醫政博弈背後的特權意識與醫療私有化

罷工潮持續,韓國全國醫科大學教授協會教授將遞交辭呈

韓國全國醫科大學教授協會非常對策委員會21日舉行記者會表示,從本月25日起,全國醫科大學教授協會的教授們將向所屬大學提交辭呈,把工作時間減少到法定的每週52小時;從4月1日開始,將主要參與急救和重症患者的治療,儘量減少門診治療。

該協會解釋說,實習和住院醫生辭職並離崗的5周時間裏,教授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有的教授每週要值三次夜班,第二天早上還要繼續上班。長此以往,患者也會因此處於危險之中。爲了保證患者的安全,教授們作出了減少工作時間的決定。

在韓國,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被統稱爲“專攻醫”,是指在取得醫生執照後,爲考取“專門醫資格證”而在教學醫院實習和修習的醫生。他們負責診察、手術、開處方等工作,是處理醫院業務的重要羣體。

從2月19日開始,韓國各家醫院的實習醫生開始遞交集體辭職信,抗議政府計劃增加醫科學生數量。據美聯社統計,韓國14萬名醫生中,罷工醫生僅佔不到10%,但他們佔一些大醫院醫生總數的30%-40%,此次罷工已導致多家大醫院取消或延遲多例手術和其他治療。

醫療界辭職潮持續,韓國政府的態度表現強硬。韓國保健福祉部2月28日向部分離崗的實習和住院醫生代表上門發放返崗命令書,並要求辭職離崗的實習和住院醫生在2月29日之前返崗。雖然當時有百名醫生按要求返崗,但大多數罷工醫生不爲所動。

自3月初以來,韓國政府繼續採取一系列行政措施應對,但醫生罷工潮仍在發酵,韓國多家醫學院教授團體已經或即將遞交辭呈,另有數千名醫學生已提交“有效休學”申請。

對此,韓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當地時間3月21日,韓國政府表示,將從下週起對違反返崗命令的醫生按照原則處以吊銷醫師執照等行政處分。此外,如果實習醫生在本月底之前不能返崗完成聘用登記,就不能繼續實習,也不能按程序成爲住院醫師。若出現“實習空白”,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成爲專科醫生的時間或也將推遲一年。

政府和醫療界對峙,主要分歧在於韓國是否缺醫生

此次醫生集體辭職罷工潮導火索是韓國政府2月初發布的醫科大學擴招方案。

根據該方案,從2025學年度起,大學招收醫學生人數將從3058人增加到5058人,預計到2035年將新增1萬名醫生。從2006年起,韓國全國醫學院錄取人數連續18年被限制在3058人。韓國政府表示,該方案是基於人口老齡化加劇、醫療需求增加的情況制定的。

這一擴招方案遭到韓國醫療界的強烈反對。醫生和醫學生指責政府推出的擴招計劃是“草率的單方面決定”,將引發過度醫療並使醫保系統資金緊張。他們認爲,韓國已經有足夠的醫務人員,解決醫生短缺問題的辦法不是擴招,而是讓現有醫生得到更高的報酬。

韓國是否缺醫生,成爲政府和醫療界“硬碰硬”的重要分歧點。“韓國醫生短缺是事實,且有客觀數據支撐。”周曉蕾告訴新京報記者。

此次韓國醫學院擴招醫學生的規模便是基於多項研究結果。此前,韓國開發研究院、保健社會研究院和首爾大學的多個團隊發佈研究成果稱,由於韓國生育率降低的同時老齡化加速,到2035年,醫生的缺口將超過1萬名。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3年11月發佈的報告也顯示,韓國每1000人約有2.6名醫生,不及OECD成員國的均值3.7人,在發達國家中排名墊底。而韓國人均門診就診次數在OECD成員國中排名第一,韓國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也是OECD成員國平均值的兩倍之多。

“這意味着韓國的醫療需求非常高,醫生數量卻相對較少。隨着韓國老齡化現象加劇,未來醫生短缺的現象將變得更加嚴重。”周曉蕾說。

既然有多項數據佐證,爲何韓國醫療界仍有不缺醫生的主張,堅持反對醫學生擴招計劃?周曉蕾認爲,從目前情況看,韓國醫學界反對擴招的一個根本原因,是爲了維持醫生這一職業所獨有的、排他性的特權利益。

首先,在韓國,醫生是最穩定的、收入最高的一個職業羣體,年均工資收入可以達到20萬美元,幾乎是發達國家醫生收入均值的兩倍之多。其次,韓國醫學院不再僅是一個醫生職業的培訓機構,而是一個通過每年固定的、有限的招生數量來實現社會階層再生產的機構。每年韓國高考分數最高的3000人左右纔有可能考入醫學院。一旦考入醫學院,就意味着能夠保證日後得到一個穩定的、社會精英的地位。如此一來,韓國醫生羣體會具有一種強烈的精英特權意識。

“目前站在罷工第一線的是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對他們來說,罷工本身就是捍衛未來這一職業特權的鬥爭。”周曉蕾解釋稱,對於實習醫生以及住院醫生來說,他們事實上一條腿已經跨入醫生這一精英特權職業的領域,擴招對他們來說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是對過去大約10年一路辛苦讀書考試的“背叛”,所以他們對未來危機感和反應最爲強烈。

醫政對峙掩蓋了韓國醫療體系過度市場化的問題

在周曉蕾看來,因擴招醫學生而引發的政醫對峙,實際上掩蓋了韓國醫療體系更深層次的問題,即過度市場化。她說:“韓國公共醫療陷入困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韓國醫療體系的過度市場化所導致的。”

資料顯示,韓國的醫療保障體系於20世紀70年代建立,韓國“國民健康保險”覆蓋率達96.8%,使得韓國有“醫療天堂”的說法。

然而,問題就出在韓國醫院高度市場化。周曉蕾表示,韓國醫院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服務於公共利益的福利機構,而是成爲了參與市場競爭的盈利機構。在市場自發調節之下,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物力資源,都會向高利潤的領域傾斜,導致韓國醫療資源的分配嚴重不均衡。

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城鄉不平衡。數據顯示,韓國首爾市每1000人的醫生數量高於3人,但在地方上,比如韓國慶尚北道等地,每1000人只有約1.4名醫生。二是醫院各科室之間醫生配比不均衡。目前韓國醫生趨之若鶩的一個領域是收入高、風險相對較小的皮膚科以及美容整形科,而不是重症監護室、急診室、兒科、婦產科和外科等醫療報銷率相對較高的科室。經合組織數據顯示,韓國專科醫生的平均收入在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2020年平均年薪約爲19.2萬美元。相比之下,全科醫生的收入較低。

同樣因爲高度市場化,韓國醫院爲了削減成本而十分依賴工資較低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

當下,大醫院中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佔到全體醫生人力的40%左右,而西方國家這一比例僅爲10%左右。在此情況下,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的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據周曉蕾觀察,韓國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工作強度大,一週工作時間通常在80小時左右,但時薪不高,“這也解釋了爲何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會成爲罷工主力軍。”

當地時間2024年3月21日,韓國首爾,韓國保健福祉部第二次官樸敏守宣佈,韓國政府將從下週起對違反返崗命令的醫生按照原則處以吊銷醫師執照等行政處分。圖/IC photo

韓國政府強推擴招或有政治考量,預計對峙還將持續

截至目前,韓國政府和醫療界都未表現出通過談判對話結束對峙的跡象。分析預計,雙方還將繼續對峙一段時間。

韓國政府可能出於政治考量,暫時不會退讓。大韓醫師協會負責人樸明河(音譯)稱,政府急於強推擴招計劃目的是在4月國會選舉前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從根本上說,韓國政府推出醫學院擴招計劃是爲了解決醫生短缺問題,但也不排除是爲了服務於韓國即將舉行的國會選舉。”周曉蕾分析稱。

最新的輿論調查顯示,韓國民衆支持政府醫學院擴招計劃的比例高達89%。周曉蕾說,多數韓國民衆有如此反應,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此前新冠疫情期間,韓國民衆普遍感受到了醫療短缺帶來的種種問題;二是韓國民衆日常生活中也能發現醫生短缺的現象。據統計,2022年至2023年間,韓國急救車在轉運病人過程中,每10人約有3人因醫生或人手短缺而不得不轉院。

韓國政府也受益於此。蓋洛普民意調查發現,尹錫悅的支持率從2月初的29%上升至39%。執政黨國民力量黨也獲得40%相對較高的支持率。

“民意支持很大程度上轉化成了對尹錫悅以及執政黨的支持率,預計在國會選舉之前,韓國政府不會做任何的妥協。”周曉蕾說。

韓國醫療界也不會輕易妥協。一方面,韓國醫療界過去與政府曾有過對峙,通常醫生的集體行動獲得最終勝利。

資料顯示,2000年,當時的金大中政府推行“醫藥分家”改革,韓國4萬名醫生爲此舉行了罷工活動,最終迫使當時的政府作出讓步,將醫學院招生人數減少10%,禁止藥劑師任意配藥並增加醫療費等。2020年,文在寅政府也曾提出,10年內在醫科大學擴招4000名學生的方案,但在醫生們爲期一個月的罷工後,該計劃被擱置,罷工風波由此平息。時隔3年多,尹錫悅政府擴招醫學院學生的計劃再次引發醫生罷工浪潮。

另一方面,日前韓國政府發佈醫學生擴招方案後,韓國醫療界反應強烈。韓國分管社會事務的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3月20日宣佈,醫學生擴招名額分配方案已經敲定。韓國醫療界當天舉行會議,批評政府這一做法將“破壞醫學教育體系質量”,引發醫療危機。周曉蕾認爲,不排除日後會擴展到醫療界的全面罷工。

“韓國罷工潮”已經持續一個多月,除了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韓國教授和醫學生也捲入這一波浪潮,韓國政府面臨的社會壓力日增,周曉蕾據此分析,“在國會選舉之後,韓國政府應該會有動力通過對話的方式與醫生團體找到妥協的點。”

但她指出,此次韓國罷工事件最終或許能夠通過對話與妥協順利得到解決,但如果韓國目前高度私有化、市場化的醫療體系結構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以及如果韓國政府無意增加在公共醫療領域的投資,新建或擴建公共醫院,增加公共醫療的人力,那麼韓國醫生罷工問題不會得到根本解決。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劉婧瑜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