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天津市紀委監委6月4日消息,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方信託”)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包立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去年9月最高檢發佈消息,北方信託原董事長、天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建東(副局級)涉嫌受賄罪、貪污罪一案,由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向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五任董事長無一“善終”的北方信託,這回總經理也被查了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來源:澎湃新聞

五任董事長無一“善終”的北方信託,總經理也“落馬”了。

據天津市紀委監委6月4日消息,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方信託”)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包立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出生於1971年的包立傑是天津人,可以說他的全部職業生涯都在北方信託。1994年,包立傑從天津財經學院國際金融專業畢業後即進入北方信託前身之一的天津濱海信託投資公司(濱海信託)業務部。7年時間,他從職員一路幹到了濱海信託業務部副經理。

2001年,濱海信託併入北方信託後,包立傑擔任北方信託投資管理部副經理。2002年2月至2004年,包立傑從北方信託業務拓展經理一路升爲業務發展總部副總經理。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包立傑轉任北方信託理財中心副總經理。

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包立傑人北方信託信託業務一部總經理,2010年8月開始兼任北方信託總經理助理。2012年6月開始,包立傑黨擔任北方信託副總經理,並於2015年12月擔任北方信託總經理,直至今年5月被免職。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在5月,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約談天津銀行、天津農商行、渤海銀行、濱海農商行、渤海證券公司、泰達國際集團、北方信託公司、天津信託公司等8家市管金融機構班子成員。會議指出,個別金融機構負責人黨性觀念缺失,目無組織,目無大局,目無法紀,失德失信,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是不良政治生態結下的惡果。會議也指出,要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構建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在推動混改過程中,決不能因一己私利阻礙改革,一旦發現,按照違反政治紀律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北方信託是天津首批混改試點的市管企業之一。去年11月20日,北方信託分別與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日照鋼鐵”)、上海中通瑞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通瑞德”)、益科正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益科正潤”)三家投資人簽署《北方信託混改投資合作協議》,三家民營企業合計受讓50.07%股權,預計引入資金約62億元。其中,日照鋼鐵持股18.30%成爲單一大股東,上海中通持股17.65%,益科正潤持股14.12%。不過,北方信託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披露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爲天津市國資委獨資的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股32.33%。

北方信託真正令人稱奇的是,在其歷史中,五位董事長先後“折戟”,其中一人死於自殺。

第一任董事長梁建三被曝有經濟問題,隱退後不知去向。第二任董事長戚文福在2001年因貪污受賄數額巨大,被判刑14年。第三任董事長霍津義由於涉嫌重大違紀,在2005年12月被中紀委雙規,此後被移交司法機關,最後被判無期徒刑。從2005年12月至2014年4月擔任北方信託董事長的劉惠文,則於2014年4月19日晚被發現在其家中自殺身亡。在王建東調任之前,北方信託董事長一職已經“空閒”了一年多。而王建東在北方信託董事長任上也不足兩年。2017年6月,王建東被免去北方信託董事長職務。據去年9月最高檢發佈消息,北方信託原董事長、天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建東(副局級)涉嫌受賄罪、貪污罪一案,由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向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而中國紀檢監察報稱,王建東在位時大權獨攬,又推卸責任,抓黨建奉行“只求過得去”,糊弄應付,消極敷衍;搞業務講究“無過便是功”,遇事就拿“條件不具備”“風險很難控”搪塞,結果把企業帶到了人心渙散、效益大幅下滑的危險境地。

2018年北方信託管理信託資產規模238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6.26億元,同比增長4.21%;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71億元,同比增長3.84%;淨利潤4.19億元,同比下降1.14%;淨利潤在68家信託公司中排名43位。

北方信託前身爲天津經濟技術開發信託投資公司,於1987年10月經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批准成立。1994年,公司名稱變更爲“天津北方國際信託投資公司”。2001年12月,公司完成與天津濱海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的合併,並於次年6月改製爲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爲“天津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公司名稱變更爲“北方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2008年10月,公司名稱變更爲現在的“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來自於澎湃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