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位於古城西北2公里處的澽水北岸,是梁山山脈靠近縣城一座著名山峯。因其狀似大象伸鼻飲水,故稱象山。

象山東麓,原有紫雲觀,爲道家修行之所。1942年改建爲學校,即今之象山中學。山之顛,自南而北,依坡勢,建有廟院,呈四合院形。乾隆十三年(1748)洮陽松華道人吳鎮撰寫的《象山碑》碑文,將其建築敘述得較爲詳細:“玉皇閣建,鬥姆殿成,廟建七星,金妝諸聖。鐘樓設而聲聞墅外,水窖穿而泉湧階前。築垣牆於四周,栽松柏以百數。”碑文又載,象山廟院,不知創建於何時,只知重修於近年,並特別指出,“劉中丞捐金栽樹,松柏蒼蒼。”劉中丞,即清康熙韓城名士劉蔭樞。因其曾任貴州巡撫,人稱其劉撫院,爲韓城城市建設貢獻頗豐,人們在古城南關爲其建祠祭祀。惜已被拆,夷爲平地。若要拆去神廟,有情可原,因爲我們是無神論者。但硬要拆去一座爲鄉里建設做出好事的名人紀念場所,恐怕就有點數典忘祖了。

象山海拔630多米,高出東原200多米,爲縣城周圍最高山峯。早晨太陽一出,金光即灑滿山顛,古廟、古柏在朝陽的映照下,頗有天上人間之景,故“象嶺朝霞”成爲昔日韓城八景之一。不僅如此,逢晴,站山頂,眺望黃河,澄如銀練,心曠神怡。然自從大氣污染之後,我們只能在天濛濛、地濛濛中飽覽霧霾,再也看不到昔日之景象了。

象山由於建有鬥姆殿,鬥姆,即北斗衆星之母,故名鬥姆,爲道家信奉之女神。當地人則將其作爲娘娘神祭祀。爲此,象山昔日每年三月十八有盛大廟會,山上山下,人流如梭。山下,賣飯者多,擺攤交易者多,山上,觀光者多,向神求子者多。登山敬神者,多爲婆母爲尚未生育之兒媳求子。求子儀式不復雜,也不簡單。先是燒香叩頭,接着給神許願,禱詞多爲“您老讓我兒媳生個娃,我給您獻羊一隻”。除非是達官富戶,沒人敢說“爲您重修廟宇,再塑金身”之類的話。許完願,在鬥姆神懷抱的嬰兒的小雞雞上掐點土,包在紙中,轉身而去,一直走回家,路上不許與任何人說話。回家後,先到兒媳居室(兒媳按事先安排,在臥室專等婆婆歸來),說:“媽給你把娃要回來啦!”然後把包土的紙包遞給媳婦,讓其用水吞嚥,至此,儀式就完成了。 由於象山廟會在縣城周圍圍地區是一個較有名氣的古會,所以祈子者衆多,不但將鬥姆神懷中嬰孩的小雞雞掐光,甚至把長雞雞那個地方竟挖出個大洞來。

過去,人們從其東麓上山,都要沿着一條“之”字形的羊腸小道攀爬,人稱“上象山,十八彎。”以至“上象山,十八彎,一彎一棵樹,一樹三圪杈,一個圪杈三鳥窩,一個鳥窩三個蛋,問一共能有多少蛋?”成爲兒時猜謎遊戲必出的一道題,可見象山在當地的知名度之高。

建國初,象山上的建築基本完好,院中兩棵一摟抱不住的高大松樹還在。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廟院中的建築有些破敗,兩棵巨松不見了。“文革”中則被徹底拆毀。就在象山被納入三山公園建設重點之後,山頭才新建了個亭子。近年,那座亭子又被拆除,山頭被推平,建了個偌大的什麼殿。殿的西邊,緊挨又建了個比大殿更高的閣樓,殿閣之南,修了個廣場,廣場之南又蓋了幾間平房。

看到這般光景,我等就不明白了。既然主題是把此地建成象山公園,那搞啥建築不行,非要在山之最高處建一座體形碩大的宮殿?還要在殿旁再築一座高大的古典式閣樓?是讓遊人在此修道,還是吸引遊客在此上香?若是這般,就與公園的意義相悖了。

如果要恢復象山古建,那爲什麼不仿照前人做法,依山勢而建成曲徑通幽、古香古色的古建築羣呢?

削平山頭,蓋個體量碩大的宮殿,已經與山頭地形失去協調,何況緊靠殿西再蓋個比宮殿還高的大型閣樓,更是讓人覺得堆塞、壓抑。因爲山頭最高處,有一座壓軸性的建築即可,再加一座,便是蛇足,更是累贅,令人有頭重腳輕之感。

更需要指出的是,韓城的地理形勢是西高東低,按照傳統的風水觀念,以前各村村民大都要在村的東南方築塔一座,以補東南之不足;在蓋房時,講究東、南房要高於西房;故民間有“補不盡的東南,取不盡的西北”、“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之諺,但象山上的這兩座建築,嚴重失去平衡,並任由其西高壓斷腰了。有人說這是迷信,實際這不是迷信,是古人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是古人哲學中平衡、中庸理念的體現。

由象山東麓登山,剛到山頂,原建有磚洞一座,算是進入象山的大門。磚洞朝東南額刻“朝霞映翠”,作爲舊時韓城八景之一的“象嶺朝霞”之名即由此衍變而來。洞之上原無建築,只是作爲門洞而已。現在竟在其頂建起了兩層高的樓閣,雖然氣宇軒昂,但與昔日建築佈局相比,不合比例,並去了依山勢漸次增高之感。

門洞上的匾額題辭算是先人留下的原生態的文化遺產,沒人再好意思將其鏟去,像給無中生有的古城南門外甕城城門題辭爲“韓城門”一樣,給磚洞題個“象山門”了。

給甕城城門題“韓城門”,好多文友一提及此事,便憤憤然,說堂堂解狀盛區,竟無斯文!其實,這並不奇怪。現實是,有話語權而無斯文者有之,有斯文而無話權者更有之。從全國範圍講,發展旅遊,已成時尚,熱衷於搞點古建以招攬遊客,競相跟風。以城樓爲例,目前的設計院大都是年輕人,有幾人見過古建,有幾人搞過古建?你要他出圖紙,就那麼幾個樣式,你抄他,他抄你,千樓一面,不倫不類,甚至一張圖紙建遍天下。這樣就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走到哪裏,都可以看到似曾相識的城樓。所以遊客到此必須提醒一下,你不是到了陽城,也不是到了桐城,而是到了韓城,記住,你進的是韓城門!赤裸裸叫賣,比斯文要來勁得多。

在朝霞映翠洞門之南,建有木亭一座,之上既無匾額以示亭名,楹柱上又無對聯作爲點綴。看來,建設者關注的是視覺效果,至於文化含量,不予考量。

說及文化,又體現在其四處擺放的垃圾箱上。剛登山頂,見路旁有一物,赫石底色,上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字體各異、大小不同的白色“象”字,給人以刺眼、噁心的感覺。近看,原是垃圾箱。哦,幸虧是垃圾箱,設計夠垃圾!“象”字該倒黴!

象山的植被由於以前被破壞嚴重,幾乎成爲禿山,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政府就採取措施對其進行綠化,我們當年在象中上學時就參加過植樹活動。由於管理失調,收效甚微。1990年9月,日本綠色地球保護基金會有關負責人來韓考察,擬將“三山”(象山、獅山、蘇山)綠化工程,確定爲中日合作綠化基地。擬用10年時間,由日方每年無償提供人民幣10萬元,共同建設象山綠化工程。這時,我們纔將象山綠化真正重視起來。先說是叫“三山公園”,不知怎地後來又改稱“象山森林公園”。

什麼是森林,《辭海》定義爲“一種以喬木爲主體的植物羣落。”什麼是“森林公園”?《辭海》定義爲“利用森林地區建設的公園”。它的前提是“以大片森林爲基礎。”然而看看我們現在的象山森林公園,原本無森林而稱森林公園,就有些名不副實,何況從與日本人合作綠化至今,已近30餘年,除了部分地片的綠化尚可供人欣賞外,其大型喬木恐怕還沒有南湖多。但其基建工程一直沒有停止,北邊建了宮殿、閣樓,南邊又接續着建。反正在中國,只要有人有地的地方,就有開發,就有基建。真不知道主事者要將象山建成什麼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