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幾日,糖尿病患者陳先生,在使用家用血糖儀檢測血糖時,血糖指數一直居高不下,爲了不影響工作,逐漸給自己加大了注射量。前天,陳先生再次加大劑量注射胰島素後暈倒在地,送醫診斷後才知是因自己所用血糖儀沒有年檢而導致的血糖監測指數不準。爲什麼血糖儀需要年檢?它對監控糖尿病有什麼影響?

■約訪專家毛紅:

武漢市中心醫院主任醫師

49歲的陳先生,是一名中學數學老師,患有糖尿病已有十幾年了。最近半個月,陳先生總是覺得口渴,一道數學題還沒講完就覺得口乾舌燥,需要不停地喝水。陳先生以爲是自己糖尿病所致,自己就在家用血糖儀測了血糖,發現指數高達18點多。爲了讓血糖儘快降下去,不耽誤給學生上課,陳先生自行決定在平時注射的20個單位的基礎上逐漸加大注射量。可奇怪的是,注射胰島素的量一天天不斷地增加,但是血糖儀顯示的指數卻沒有太大變化,一直維持高指數。前天早上,陳先生注射胰島素時,把劑量提高到了60個單位,是以前劑量的3倍。沒想到半個小時後,他突然感到心慌氣促,渾身直冒冷汗,暈倒在地,同事發現後趕緊把他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救治。

胰島素注射過量易引發低血糖昏迷

送醫就診時,陳先生神志恍惚,血糖僅爲1.8mmol/L。診斷後發現爲低血糖昏迷,經過及時搶救陳先生轉危爲安。一次注射60個單位的胰島素,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患者全天的胰島素用量,這讓我們很是喫驚。經詢問了解到,陳先生在家自測血糖,發現血糖一直偏高,就自作主張一天天增加胰島素的劑量,差點釀成大禍。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一般在3.9~6.1mmol/L,小於3.8mmol/L就會出現低血糖輕微反應,而低於2.8mmol/L就可能出現低血糖昏迷。陳先生因注射胰島素過量,血糖一度竟然低至1.8mmol/L,所以出現了低血糖昏迷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搶救,甚至會危及生命。

提醒糖友的是,注射胰島素時一定要遵醫囑,看清劑量,不要私自盲目加大胰島素劑量。注射胰島素最好選擇不同的身體部位,不要長期在同一部位進行注射。如果血糖一直居高不下,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胰島素劑量,注意定期複查。

家用血糖儀不年檢會導致監測值不準確

當陳先生妻子將他所用的血糖儀拿來醫院檢測的時候,我們終於知道了爲什麼他的血糖一直偏高。原來,陳先生的家用血糖儀已經使用了7年,但從來沒有進行過年檢。當我們詢問他試紙有沒有過期時,患者和家屬表現得一臉茫然。

在臨牀上,我們經常會碰到在家自測血糖不準的患者,除了血糖儀本身的誤差,很多是因爲測量方法和保管方法不對。如果測量值偏低,讓患者誤認爲血糖在控制範圍內,還可能會延誤病情。

如果血糖儀與血糖試紙不匹配,會導致監測值不準。因爲血糖試紙是有保質期的,過期試紙會影響數值的準確性,而且試紙一旦受潮,測量誤差更會偏大。一般情況下,糖友在測血糖時,會用酒精對指尖進行消毒,如果酒精未乾時測試,將會稀釋血液,這樣會導致血糖值不穩。另外,如果糖友在測血糖時過分擠壓針扎處,因擠壓不當會造成組織液擠出,並與血液相混,稀釋血液也會導致血糖值偏低。

糖友在使用家用血糖儀時需多加註意

近年來,家用血糖儀、血壓儀等因其使用方便,並且可以隨時隨地在家監測病情變化,受到了大家的青睞。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些儀器還需要定期年檢。如果不定期年檢,會導致自測結果不準,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家用血糖儀、血壓計,至少一年要校驗一次,特別是已經用了有些年頭的儀器,更要定期校驗,避免測量誤差越來越大。

糖友們在使用家用血糖儀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糖友測血糖時,要使用與自己血糖儀相匹配的血糖試紙,一定要使用原廠家配套生產的試紙條。另外,換試紙時一定要換芯片,每盒試紙都有相應的芯片,否則可能會出現不匹配。

2. 試紙過期不僅指試紙超過有效期,也指試紙因長時間暴露在外或不封口被氧化而導致試紙提前過期。未開封的試紙保質期一般爲2年,開封以後即使是封蓋保存,它的保質期也只有3個月的時間。建議糖友,在監測血糖時,試紙拿出後要儘快封閉盒蓋,同時應儘快用拿出的試紙測量血糖。試紙應保存在乾燥、陰涼、避光的地方。

3. 糖友在進行消毒時,最好使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完全揮發後再測指血。另外,不建議患者使用碘酒消毒,因爲碘酒消毒導致血糖值有所偏差。在酒精消毒時,糖友應注意酒精消毒方法,正確的酒精消毒方法爲:以穿刺點爲中心,用棉籤旋轉消毒,待幹後可測血糖。

4. 糖友在測量血糖時,應先把手搓暖,然後將手向下甩幾次,這樣可使血液到達指尖處方便測試。另外,在血糖監測時,移動測試紙和血糖儀都會影響血糖監測結果,所以,儘量在同一環境中測量。

總之,糖友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應該注意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做到“五駕馬車”,即降壓、調脂、抗血小板、減輕肥胖、控制血糖並駕齊驅,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