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的最大優勢在於使用環境限制較小,不管在白天或是夜晚都能正常使用。對於標準車載雷達及毫米波雷達,當其所發射的電磁波在傳播路徑上遇到尺寸比波長小的物體時,將會發生衍射現象,即波的大部分能流繞過物體繼續向前方傳播,反射回來可供雷達接收的能量則很小,因此,無法探測大量存在的小型目標,即使是毫米波雷達,也探測不到直徑很小的線狀目標。而用於雷達系統的激光波長一般只有微米的量級, 因而它能夠探測非常微小的目標,測量精度也遠遠高於毫米波雷達及其他車載標準雷達。

因此,爲了實現 Level 3 級別的輔助駕駛和 Level 4 的無人駕駛,必要條件之一是配備激光雷達。

目前有能力生產多線激光雷達的國外公司有兩家,Velodyne 和 Quanergy, Velodyne 生產的64 線激光雷達其市場單價達到了8萬美金。Quanergy的產品還尚處實驗室研發階段,產品未經工業驗證,想購買到最終產品還需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國內方面,我們之前報道過的激光雷達項目包括鐳神智能、北科天繪,其中北科天繪已經做出來一款16線的激光雷達。

我近期接觸的“禾賽科技”即將在11月份舉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發佈其32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並且禾賽表示這款激光雷達量產後其成本可供車廠規模使用。

據禾賽科技董事長孫愷介紹,目前國際上呼聲最高的幾家企業都還未能做到大幅度降低 LiDAR 的成本,例如上述Velodyne 的LiDAR單價超過 8 萬美元,最便宜的也要 8000 美元。性能上來說,雷達整體來說存在精度差、可測範圍近、可靠性不足等弱點。

孫愷告訴36氪,禾賽即將發佈的 LiDAR 可以達到釐米級精度,測量頻率爲640kHz ,和150m 的探測距離。同時,禾賽正在研發的全固態光相控陣激光雷達能從架構上與車身融爲一體。同時由於這個雷達是固態雷達,內部沒有任何旋轉部件,這也是禾賽科技將LiDAR進行小型化的關鍵,並能有效降低 LiDAR 的成本,同時磨損的減少也可以延長產品壽命。

禾賽科技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孫愷,曾在斯坦福師從國際吸收譜面大師漢森教授,完成了博士學位後在斯坦福擔任副研究員,是第十一批國家千人計劃破格入選者。 禾賽科技CEO李一帆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大學時期擔任學校副主席一職,博士畢業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之後於西部數據集團就任首席工程師。CTO 向少卿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雙碩士學位,畢業後就職於蘋果,負責過 3 代 iPhone 系統的研發。

目前禾賽科技已完成包括遠瞻資本在內的三輪融資。

未來,禾賽科技除了做傳感器硬件之外,還將提供傳感器加算法的軟硬件集成化產品,佈局產業鏈。

我是36 氪汽車記者,歡迎與我切磋討論。微信 KatherineLWo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