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莊醉蟹

中莊醉蟹是江蘇省興化市的漢族傳統名喫,屬於蘇菜系。歷史悠久。因最早製作此蟹而又做得最好的爲興化市中堡莊一帶,故人稱“中莊醉蟹”。中莊醉蟹產地興化中堡鎮,鎮周圍廣闊的大縱湖、蜈蚣湖水質甘甜清冽,鄭板橋有辭贊曰:“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萬斛珠”,爲優質淡水螃蟹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中莊醉蟹選用蜈蚣湖、大縱湖出產的淡水蟹,經過21道工序,採用特製的祕方和名貴藥材,結合現代技術醉制而成。其肉質細嫩,色清如玉,口味鮮美,“色、香、甜、鹹、爽”五味其佳,是宴席上的高檔冷盤佳餚,饋贈親友的美食禮品。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是古老的漢族傳統小喫,產於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流傳於江淮一帶。黃橋燒餅製作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豬油,花生油,芝麻。所用的麪粉必須是中筋,強筋和弱筋卻不宜製作,所用芝麻必須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變它的色澤與形狀,一般有鹹甜兩種口味,講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鬆作爲餡料。

黃橋肉渣

黃橋肉渣是以優質新鮮五花肉、前夾芯爲原料,以脫脂方式精緻加工的優質產品,具有香脆可口。到過黃橋的都知道黃橋兩大特產,首先是黃橋燒餅,第二是黃橋肉渣。黃橋肉渣成爲黃橋特產品牌,開始被外界叫好還是2000年以後的事,漸漸成爲黃橋人招待客人的招牌菜,黃橋肉渣是以豬五花肉爲原料,加入正常家用佐料(蔥,姜,黃酒,鹽,味精,五香粉),熬製而成,此樸素的民間小喫做成榮登大雅之堂的高檔食品。

靖江肉脯

靖江豬肉脯是以豬腿肉爲主要食材的漢族傳統名喫,屬於蘇菜菜系,菜品色澤棕紅,光澤美觀,口味香甜,食而不膩,成品爲片型,始創於1936年,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

肉脯色澤赤紅,薄而透明,片型整齊,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它可作爲宴席上的冷盤,或用以炒雞蛋、烘豆腐,烹時略加蔥花、麻油滋味甚美。

蟹黃粉皮

蟹黃粉皮,江蘇省著名的漢族小喫,色彩鮮明、蟹味濃郁、營養豐富。粉皮要選上等綠豆澱粉,用獨特工藝精製,韌性好,不易粘糊,無豆腥味,口感肥厚滑爽。一般河蟹農曆九、十月間黃滿膏肥,爲食蟹最佳時期。

香芋燒竹雞

香芋燒竹雞,屬於蘇菜。色澤金黃,竹雞鮮美,香芋慄香,入口酥鬆。南通人將竹雞與香芋同燒,爲稀有名貴野味,入口酥鬆,色香俱佳。香芋爲多年生豆科植物,因其地下莖塊有一股淡雅香味而得名。香芋燒茶幹,有素菜之王之美譽。《紅樓夢》第十九回有賈寶玉把香芋列入果品之記載,可見其味之美和食用之久。南通地區的海門、啓東兩地仍保留種植香芋的傳統。

清燉狼山雞

清燉狼山雞又稱原燜狼山雞,屬於江蘇菜 ,湯汁清澈見底,皮白有光,鮮味濃郁,微兼臘香,湯菜兼優。狼山雞是世界八大標準雞種之一,原名“岔河大雞”、“馬塘黑雞”,1872年由一位英國水兵在南通發現此雞,帶回英國後,取名爲“狼山雞”。狼山雞以黑色羽毛居多,色彩絢麗,身高腿長,皮薄肉細,味鮮冠羣,爲蛋肉兼用型雞種。狼山雞輸往國外後,分佈各國,曾列入世界優秀家禽圖譜。狼山雞由於皮薄肉嫩,所以喫法甚多。

水晶餚蹄

水晶餚蹄,又名水晶餚肉,是江蘇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水晶餚蹄成菜後肉紅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食用時,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膩、酥香嫩鮮等特點,佐以薑絲和鎮江香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有詩讚曰:“風光無限數今朝,更愛京口肉食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

溧陽風鵝

溧陽風鵝,江蘇省著名的溧陽小喫,產自江蘇省溧陽市天目山大溪水庫地區,原料來自當地的草鵝。據說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落難隱居於溧陽天目湖五元山中所密制,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相傳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對鵝的做法進行了改進流傳至今,是溧陽當地農戶家家過年必備。

加蟹小籠包

溧陽風鵝,江蘇省著名的溧陽小喫,產自江蘇省溧陽市天目山大溪水庫地區,原料來自當地的草鵝。據說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落難隱居於溧陽天目湖五元山中所密制,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相傳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對鵝的做法進行了改進流傳至今,是溧陽當地農戶家家過年必備。

荷包丸子

荷包丸子是江蘇常州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豬肉制茸,加調料、蝦米丁、香菇丁、清水、雞蛋攪勻成餡。油麪筋洗淨瀝乾,逐個切開填入肉餡成荷包形,粘上蛋黃糊,下7成熱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薑末、蔥段熗鍋,下豬排骨湯,再下丸子、蝦仁、菠菜燒1分鐘,勾芡起裝盤即成。

生熗條蝦

生熗條蝦,是江蘇鹽城沿海縣鎮的漢族傳統名菜。因蝦呈長條形,取名條蝦。又因蝦外殼白裏透清,故又名白條蝦。用此蝦製成的生熗條蝦菜,爲鹽城的時令佳品。

相關文章